近日,记者在朝阳区十八里店地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宣传活动上获悉,十八里店地区将在六类小区试点垃圾智能回收,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
十八里店地区将综合小区的地理位置、居民年龄层次、垃圾产生特点等因素,在辖区的老旧小区、新建商品房小区、回迁安置小区等六类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区试点智能回收,为每个试点小区量身定制智能回收方案,并引入智能回收箱,实时监测垃圾投放准确率等。
“这种智能回收箱具备高清触控屏幕,以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垃圾分类知识与回收流程;内置高精度智能称重传感器,能精准测量投放物重量并即时换算为相应积分;支持多种便捷支付方式,方便居民将积分兑换成生活用品或现金。”十八里店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回收箱还具备实时监控与故障预警功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除试点智能回收,十八里店地区还将设立垃圾分类专项奖励资金,组建乡级垃圾分类宣讲团,开展“微课堂”“庭院会”等特色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设立“垃圾分类集中投放日”,通过开展趣味互动、知识科普、积分兑换等多元化活动,推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
活动中,十八里店地区干部群众共同回顾了垃圾分类成果。5年来,全乡1400余个垃圾站点经“撤桶并站”变为434个标准化桶站,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点标准化改造和垃圾收运车辆“专桶专车、分类运输”全覆盖。同时,十八里店地区还创新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制”“最美分类家庭”评选等宣传活动,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从60%提升至95%,参与率80%以上,全乡生活垃圾总量减少35%,成功创建了12个示范小区、20个达标小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还设有知识宣传区、趣味游戏区和旧物置换区三大互动体验区。在知识宣传区,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和分类技巧。(北京朝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