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酒仙桥旧城区改建项目第二批实施地块选房工作启动,共有2405户参与选房,选房工作将持续至7月23日。至此,这个首都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旧改项目征收搬迁完成,老街坊们即将圆梦新居。

老街坊喜选新居

选房首日一大早,选房大厅外的凉棚下就已排起长队,不少老街坊全家出动,带着厚厚的资料和户型图,反复比较心仪的房源。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供老街坊们选择的新房源有电子球场小区、瑞平家园、百安家园、丽景嘉苑等9处,涉及酒仙桥、黑庄户、崔各庄、豆各庄等8个街乡。选房严格按照6月23日公证摇号确定的顺序进行,每日安排100户居民,分10个时段有序选房,确保流程公平高效。

上午9时整,首批10户居民满怀期待地进入选房大厅。排在2号的任晓玲、任晓瑾姐妹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仔细查看电子屏幕上实时更新的房源信息。经过慎重比较,姐妹俩最终选择了位于豆各庄乡丽景嘉苑小区的两套80平方米的定向安置房。“我和妹妹在酒仙桥十街坊住了40多年,最近这些年都是两家人挤在一套5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生活很不方便。”办理完房屋手续后,任晓玲感慨,“现在终于要搬进新房了,一人一套,还有电梯,特别满意!”

与此同时,排在8号的李女士兄妹也帮89岁的母亲选定了位于酒仙桥街道电子球场小区的一套70平方米的2居,房子南北通透,有电梯。“多亏了旧改,母亲终于如愿可以住进明亮的楼房了。”李女士开心地说,他们将尽快把新房简单装修一下,晾晾味,争取春节前让母亲入住。

选房现场,工作人员全程陪同每户居民,细致完成信息核验、选房确认、协议签订、房屋手续办理等环节。

“征”得民心“迁”出速度

酒仙桥旧改是首都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旧改项目,也是一次性征收涉及住家最多、人数最多、产权单位最多和征收安置、实施拆除情况最为复杂的项目。其中,旧改第一批次3450户居民已于2023年底搬迁,并陆续入住新房。

旧改二批次项目自2025年3月18日正式启动搬家交房工作。在全区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项目仅用88天就100%完成收房工作。

收房期间,酒仙桥街道上下组成一个大专班,党员干部群众全部下沉一线,通过集中座谈、入户交谈、现场勘验、调查走访等方式,讲解征收政策,反复沟通协调。同时,街道还举办了“旧物兑换”活动,方便老街坊们把家中不便携带的旧物兑换成实用的生活用品,轻松便利搬家。

一幕幕、一桩桩、一件件,通过逐户细致工作,街道党员干部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努力解开“矛盾结”,系好“和睦扣”,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有力促进了老街坊们的搬迁腾房。

“温暖旧改”留乡愁

在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的同时,酒仙桥还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联动宣传环境。线下利用横幅、海报、一封信、社区喇叭等,线上则依托快闪、科普动画、小视频等创新定制内容,营造搬迁氛围。

同时,为了留住街坊记忆与乡愁,街道还精心策划了“温暖旧改”系列活动。在“红色直播间”活动中,旧改第一批次已搬入新居的4位老街坊做客直播间,以“百姓宣讲”的形式分享搬进新家的幸福生活点滴。他们还通过承载记忆的老物件,深情诉说对“老家酒仙桥”的情感,更用真挚朴素的语言,生动讲述家园的蜕变与新生。

这些发生在“身边人”身上的真实故事和情感共鸣,通过直播间传递给了正在经历搬迁的旧改第二批次的老街坊们,有效增强了旧改的认同感。这次“红色直播间”活动,连同发放纪念礼盒、组织全家福拍摄、征集老物件等暖心举措,共同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搬迁氛围,有效推动了居民从“要我拆”变“我要拆”、从“慢点搬”变“早日搬”转变。(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