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亦是为“十五五”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节点。在这一重要时期,朝阳区首都机场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这一核心,积极践行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精心打造独具机场特色的“共朝美好·国门领航”基层治理品牌,构建起“忠诚导航”“平安护航”“美丽靓航”“幸福暖航”的全方位基层治理工作格局,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推动“第一国门”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在基层治理的宏大版图中,网格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都机场街道以“共朝美好忠诚导航”为指引,将党建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核心灵魂,以网格为基础单元,引导各社区深耕细作,全力破解治理难题,让基层治理的“小网格”释放出推动发展的“大能量”,共同勾勒出一幅“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服务惠民”的生动基层治理新画卷。
南路西里社区:“七步工作法”,织密精细治理网络
南路西里社区将精细化治理理念深度融入网格管理的每一处细节。通过筑牢组织根基、塑造特色品牌、提升队伍素质,使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社区构建了“党委管社区、副职包片区、社工包网格”的管理体系,为每个网格配备支部书记,广泛凝聚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仅上半年,便成功解决堆物、飞线充电等问题10处。网格员凭借对社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运用“兜、盯、化、建、报、解、看”七步工作法,细致排查各类隐患,并借助“小事管家”系统,实现问题的快速处理。
以燕翔西里小区网格为试点打造的“畅安”微品牌成效斐然,2025年第一季度该网格实现案件“零发生”,其成功经验已在全社区推广。全年15场应急技能与矛盾调解培训,不断提升网格员的专业素养。如今,燕西门球场的环境改造精准回应群众需求,楼道堆物现象基本消除,党建引领下的网格治理让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南路东里社区:“家门口党建”,激发老旧小区治理动能
针对老旧小区的特点,南路东里社区以“聚力东里”为定位,创新探索“家门口党建”的治理路径,让党支部扎根于网格之中,使服务阵地贴近群众,有效推动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社区构建了街道、社区、居民党支部三级网格体系,将全域划分为23个网格,并同步成立23个党支部。由包片社工担任网格长,与支部书记共同实行“责任田”承包制,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多格联动”的良好局面。
依托北平里小区岗亭打造的“红色岗亭”,按照“五有”标准(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岗责、有机制),构建起基层治理的样板。在此基础上延伸建成的东平里红色长廊、初心亭等阵地,成为党群开展学习活动的温馨家园。
党员依托家门口的阵地,“就近就便”开展议事服务。通过12次客厅议事,收集并解决了5件居民诉求,成功推动北平里3号楼花园改造等民生项目落地实施,形成了“小院居民-红色岗亭-社区治理”的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如今,社区实现“零投诉”,北平里党员志愿服务队荣获区级优秀组织称号,“家门口党建”让老旧小区在治理中展现出新的活力。
南平里社区:“党建+网格化”,绘就基层治理新蓝图
南平里社区深入耕耘“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建强工作队伍,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服务精准触达居民内心。
社区创新网格治理模式,网格员主动深入基层,收集社情民意,将矛盾纠纷和民生问题化解在网格一线,切实履行“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承诺。
构建“三定三到位”运行机制,通过“定岗”“定人”“定责”,制定详细的《网格责任清单》,细化信息采集、隐患排查、民生代办等工作职责,并建立责任考评机制,形成“岗位明确、人员到岗、责任到人”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同时,以党建联席会议为纽带,畅通问题处置流程,建立“巡查-沟通-报告”问题闭环处置机制,实现问题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全流程留痕管理。
为提升网格员队伍的专业性,社区精心打造“南朋友”网格员品牌,为网格员统一配备印有专属标识的“工具包”,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引导网格员充分发挥信息收集、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多重职能。
如今,社区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9件,解决民生问题12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日益高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不断巩固,“小网格”切实发挥出“大作用”。
西平街社区:“133”机制,凝聚基层共治强大合力
西平街社区以“133”工作机制(一支部一网格、三类人齐管理、三会民主决策)为核心,系统推进网格精细化治理,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支部一网格”筑牢组织基础,实现党组织对网格的全面覆盖和实体化运作。
“三类人齐管理”凝聚多元力量,激发治理活力:支部书记依托“小江说事”等平台收集居民诉求;网格长践行“小事管家”理念,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网格员凭借“人脸熟、地界清”的优势,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问题收集—响应—落实”的闭环流程,提升治理效率。
“三会民主决策”搭建协商平台,依托各类阵地开展“查话会”“协商会”“协调会”,精准联动多方力量,共同破解治理难题,推动居民自治。
今年5月新建成的“友好驿站”,是网格支部发挥作用的生动体现。其中,网格党员先锋队以党员为骨干,负责设施维护、民意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成为扎根网格的“红色细胞”;小哥志愿服务队吸纳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利用其“走街串巷、熟悉路况”的优势,在安全巡查、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推动社区治理从“社区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
如今,社区组织体系严密,治理力量不断增强,问题解决高效有力,共建共治格局逐步形成。“友好驿站”“护绿护净队”等特色实践,将民生需求转化为“幸福实景”。截至6月,已成功处理未诉先办案件100余件,“133”机制成为推动社区精细治理的强大引擎。
一个个网格的精细治理,串联起机场街道基层治理的宏伟全景图;一次次贴心服务的落地实施,汇聚成群众幸福生活的亮眼成绩单。下一步,机场街道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网格治理更加精细,服务群众更加精准,让“党建红”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民生暖”滋润千家万户。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机场街道将持续探索创新、奋勇前行,为“四型国门”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基层活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新的挑战,书写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