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蝉鸣阵阵。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妇联精心打造的“童行益家”儿童友好品牌项目,以系列“家赋能”亲子活动为载体,奏响家社童协同共育的温馨乐章。通过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活动设计,小关街道正逐步构建起“家社童”协同育人新格局,让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独特活力。
7月15日,首场“童”赋美好活动拉开序幕,30组家庭在趣味破冰游戏中迅速拉近距离。活动特别邀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邹老师现场指导,通过“正向吃葡萄干”五步法——观察、触摸、闻味、品尝、回味,引导亲子双方专注当下,感受彼此心意。随后的亲子植物拓印T恤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家庭成员协作铺叶、固布、轻锤,把自然纹理与浓浓爱意定格在纯白T恤上,在协作中深化情感联结,让“情绪智慧型父母”的理念落地生根。
安全教育是暑期活动的重中之重。7月16日,安全“童”行专场亮点纷呈。“朝阳群众好榜样”王波现场传授地震逃生口诀,葛杨老师详解水上自救技能,社区警官胡建军则通过视频揭露日常生活中的“隐形危险”,让安全知识变得生动可感。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司机”和“指挥员”,在交通安全标志桌游中模拟路况,还亲手组装红绿灯模型,通过电路链接、灯板粘贴、开关调试等操作,将抽象的交通规则转化为具象的科学认知。活动尾声,“安全小卫士”徽章的授予仪式,更让安全意识深植童心。
红色基因的传承同样是活动的重要主题。7月17日上午,“童”心向党活动在越界?锦荟园开展。青少年们通过图文资料感悟《七律?长征》的革命豪情,手持“强渡大渡河”“懋功会师”等历史节点手举牌,在园区内“重走长征路”,于情景模拟中体悟“每一步都是信仰的考验”。在“手绘长征长卷”环节,雪山、草地、胜利会师等经典场景在青少年的共同执笔下跃然纸上;“过草地”团队闯关游戏,则让大家在协作跨越障碍中践行“团结就是力量”,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体验中薪火相传。
当日下午,“童”享共育主题活动聚焦隔代温情。签到区的“隔代温情墙”上,祖孙携手共绘“最暖合影”,稚嫩笔触与苍老手掌的交织,定格下浓浓亲情。感人短片《祖辈的爱》引发全场共鸣,家庭教育指导师围绕“隔代养育冲突与融合”展开专题分享,解析观念差异与科学育儿方法。“双人作画”“生命的大树”冥想等互动环节,巧妙拉近祖孙情感距离;“耕读传家”主题竹简书手作,让一件件手工作品成为传承优良家风的“传家宝”,推动隔代养育从“差异”走向“合力”。
7月23日,非遗文化走进青少年生活。“老北京非遗知识小课堂”上,风筝、盛锡福帽子等实物展品,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百年技艺的魅力;“京剧起源”讲解从徽班进京讲到行当角色,揭开国粹的传奇历程。“脸谱猜猜猜”游戏随着《说唱脸谱》旋律引爆全场,孩子们根据歌词和色彩抢答角色名称,轻松掌握脸谱文化密码。压轴的“京剧纸雕人物”创作中,小艺术家们巧手翻飞,当立体京剧角色从平面纸张中“站”起时,非遗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然发芽,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作为朝阳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小关街道“童行益家”项目以“一米高度”的视角关注儿童需求,以“家赋能”的暖流串联社区共育纽带。下一步,小关街道将持续聚焦家庭核心需求,深化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汇聚共融共促合力,用心用情守护儿童成长,为辖区民生福祉谱写更多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