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北京市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面对强降雨天气,朝阳区各部门提早部署、及时响应,争分夺秒做好防汛抢险救援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不间断巡河筑牢安全“堤坝”

区水务局启动应急预案,落实24小时河道巡查,加强闸坝管理,组织防汛抢险队伍值守积水点位,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河道里没有进行水上活动的群众,沿岸急救装备正常。”7月29日上午,天空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在坝河驼房营闸附近,朝阳区河道管理一所工作人员正开展河道巡查,查看是否有塌陷、群众在进行水上活动等情况。闸房内,河道管理一所工作人员和专业的运维人员正在进行闸门、启闭机等设备的检查。

“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从昨晚开始,对河道及沿线堤防、闸坝等重点部位进行昼夜不间断巡查,实时监测水位、流速及堤坝安全状况,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整体运行平稳。”河道管理一所副所长刘祎告诉记者。

朝阳区共有65座闸坝,包括仰山闸、楼梓庄闸、驼房营闸等,承担着全区河湖防洪安全的任务,本轮降雨,全区河道共预泄腾容304万立方米,其中,驼房营闸承担了上游45万立方米的泄洪任务。

“在降雨期间,驼房营提闸敞泄运行,有效保障了坝河上游河道行洪畅通和朝阳东部地区行洪和排涝工作。”刘祎说道。

同时,针对道路积水点位,区水务局还提前派出8组水务抢险队在南顶路、来广营东路、北岗子涵洞、富力又一城等点位提前布控,进行应急抢险。

拉网式排查 确保城市有序运行

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后,区城市管理委迅速行动,整合电、气、热、环卫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力量,加强隐患巡查整治,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区城市管理委整合全区相关行业组建了68支防汛抢险队伍,统筹3500名专业人员、70余辆应急车辆备勤值守,开展全域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安排专人监测重点点位,对排水管网、集水井、雨水箅子等关键点位进行多轮排查与预防性清淤,消除堵塞隐患。

“架空线脱落坠地……”7月28日下午,在拉网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将台乡北岗子桥洞的架空线脱落坠地,立刻对落地的架空线进行临时固定,上报情况,并同步联系权属单位进行后续的专业修复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区城市管理委联合市、区两级建工养护集团、首发工联公司等道路养护单位,安排17组应急值守力量,对京沈客专铁路桥涵、七棵树路五环桥下等易积滞水点位进行24小时不间断备勤,开展巡逻排查。配合市级部门对机场辅路苇沟大桥实施交通封闭,并通过高德、百度地图引导市民出行。

加强巡查 保障房屋安全

区房管局加强直管公房的巡查,对房屋屋面、墙体、地下室、低洼院落、排水系统等防汛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保障群众住房安全。

“家里有没有积水?如果有积水,要第一时间断电,以防止发生意外。”7月28日夜,区房管局第六、第七房管所工作人员冒雨来到平房地区的一处家属院,查看是否存在积水并疏通排水口,叮嘱群众有漏雨、积水等情况及时上报,同时,对小区道路雨水箅子进行清掏,确保排水畅通。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雨,区房管局各房管所共出动311人次,检查平房278处、楼房320栋、地下室26处。

同时,区房管局备足防汛应急物资,6支抢险队随时待命,提前做好响应及应急预案,接到群众漏雨报修立即上门勘察并及时处理,切实保障了房屋的安全。

全员值守 排除桥区隐患

从7月28日市气象台发布第一条暴雨红色预警开始,北京排水集团坝河流域分公司管网部运行二班副班长王延旭就和同事便第一时间准备,并到达来广营西桥下点位。

“雨来了,快,快,下车!”7月29日上午,听到噼里啪啦的雨滴声,北京排水集团坝河流域分公司管网部运行二班副班长王延旭赶紧招呼同事下车,查看桥下是否出现积水。

王延旭和同事们分工,有的负责检查水龙带是否出现褶皱,有人对雨箅子周边的树叶和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水流顺畅。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广营西桥下,一辆排水车和一辆设备车原地待命,用于抽排积水的水龙带和液压动力站均已布置完毕,随时准备“上岗”。水流沿着地势流入雨箅子,桥下未出现积水情况,来往车辆正常通行。

“这是一座下凹式桥区,上方京承高速和地铁13号线在此交汇,附近还有产业园区,人流量、车流量都比较大。由于地势低洼,一旦有短时强降雨,很容易产生积水。”王延旭告诉记者,7月28日晚,他和同事们到达点位后,随时关注降雨情况,对桥区进行巡查。一旦出现积水情况,抢险排水人员将及时抽排积水,对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劝离。位于桥区上方的雨水泵站也将启动抽升,防止路面积水,保障桥区及附近主要道路正常运行。

“从昨天到现在,我们已经在这守了将近20个小时。我们还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只要有需要,我们将第一时间到位。”王延旭说道。

及时排水 守护道路畅通

7月28日夜,北京持续暴雨,注定了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高碑店乡太平庄社区党委书记王丹与同事们分兵布阵,彻夜守护在辖区可能存在积水的各重点点位。

朝阳路与黄衫木店路丁字路口往北200米路段是社区服务站站长张彭负责的点位。晚上11点左右,雨下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张彭第三次来到点位,发现这里的积水已经没过了脚踝,而雨还没有要停的迹象。他立即向乡环境办报告了这一情况。一刻钟后,一辆载着抽水泵和乡防汛应急队员的车辆就来到了他跟前。

根据前期的踩点和布置,防汛应急队员杨森等人将水泵等设备搬下车,布置管线,启动设备……很快就安置好了抽水泵。随着机器的轰隆声,抽水管抖动着,路面积水打着旋,被吸进了附近的朝阳路雨水管线。

尽管雨水打湿了脸庞,应急队员们也丝毫不在意,一边盯着抽水作业情况,一边将树叶等堵塞物清除,还时不时将流到眼睛上的雨水拂去。而张彭则守在路口,观察过往行人和车辆,提醒其小心避让。

一个半小时后,被雨水淹没的路面逐渐显现出来。

“朝阳路与黄衫木店路丁字路口往北200米处为排水不畅路段,这个路段是周边高碑店乡和平房乡两地居民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每年防汛的重点区域。”王丹告诉记者,每逢降雨,社区都会安排人员在该点位巡查。一旦发现路面积水达到一定高度,社区党委将立即联系乡应急队前来排水作业。

7月29日清晨6点,高碑店乡对该路段进行了第二次排水作业,切实保障了该路段及周边区域的通行安全和居民生活秩序,将降雨可能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高碑店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汛期,该乡组织了35支350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所有人员都经过培训,被分守在各防汛重点区域。汛期,24小时轮班巡逻、待命。同时配足了抽水机、消防车、防汛铁锹、编织袋等各类防汛物资,全力保障地区居民安全度汛。(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