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为市民短途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无序停放问题也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难点。近日,朝阳区六里屯街道针对秀水园小区共享单车泛滥、挤占公共空间的痛点,通过政企社协同发力,打出一套治理"组合拳",有效疏通了小区交通"微循环",让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位于六里屯街道的秀水园小区是一个拥有21栋居民楼的人口密集社区,今年夏季以来,共享单车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高峰时段小区内单车数量逾200辆。这些单车随意穿行、乱停乱放,不仅挤压了本就紧张的公共空间,更因小区紧邻甜水园街主干道及社区医院,导致人车混行、道路拥堵,甚至引发多起纠纷,居民反映强烈。
"此前物业尝试过引导有序停放、禁止单车入内等措施,但小区5个出入口、居民基数大,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秀水园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六里屯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主动"吹哨",牵头社区、物业与三家单车企业召开共商共治会,最终敲定三项针对性举措。
在技术防控层面,街道推动单车企业在小区范围设置电子围栏,通过后台技术限制用户在小区内锁车,并在小区出入口周边划定专门停车区。7月15日电子围栏正式上线后,经过半个月监测,小区内单车拦截率超70%,从源头减少了乱停隐患。
宣传引导同步发力。社区与物业通过居民微信群、楼门文化阵地、出入口宣传牌等渠道,广泛告知"共享单车禁入"规定;业主代表与志愿者主动参与劝导,向居民普及规范停车要求,逐步形成"停车入位"的共识。如今,小区各出入口"请将共享单车停放在小区乱停范区域"的提示牌醒目可见,成为居民出行的"文明提醒"。
为巩固治理成效,六里屯街道还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联合物业在小区5个大门设专人值守,早晚高峰时段对门外单车进行规范码放;单车企业则定期开展清运,及时转移堆积车辆。多方联动下,小区门口道路始终保持畅通,未再出现拥堵现象。
经过一个月的集中治理,秀水园小区内共享单车日存量下降约80%,公共空间恢复整洁,机动车与行人通行效率显著提升。"现在楼道门口、消防通道清爽多了,走路、开车都不用绕路,心里特敞亮。"居民李女士的感受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此次治理是六里屯街道探索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行业规范与多方协同机制,引导全民参与文明出行共建,让共享单车真正成为城市流动的文明风景线,为朝阳区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的"六里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