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件件小事聚民心,用一桩桩实事解民忧。近期,北京朝阳各社区在为民服务中又带来哪些幸福变化?

“水帘洞”变“安心窝”

“前阵子外面下大雨楼道就变成了‘水帘洞’,现在不用担心了!”最近,困扰望京街道圣星社区居民的楼道漏水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此前,圣星社区某栋楼的次高层楼道,每逢降雨便出现渗漏现象,雨水顺着天花板倾泻而下,在地面形成积水。面对居民的诉求,圣星社区迅速行动,经工作人员多次实地勘察,确定是因高层住户防水层年久失修导致。社区通过与高层业主和物业的沟通协调,一场多方参与的维修行动迅速展开。施工采用新型防水材料,经过8小时连续作业,完成100多平方米防水层的重新铺设。

如今,修复后的楼道经受住了多场大雨考验,当雨滴再次敲打窗棂时,居民们感受到的是社区大家庭带来的安心。

破损路面“换新颜”

近日,十八里店地区弘善家园第一社区成功解决了困扰居民许久的出行难题。

这个难题就出在小区A区的西大门——作为附近居民日常进出的主要通道,由于长期承受车辆碾压和地质沉降的双重影响,地面出现了明显的凹陷和破损。每逢雨季,这里就会形成大面积的积水,不仅影响居民正常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彻底解决这一民生问题,社区在今年雨季来临前启动了路面修复工作。面对资金短缺与施工难度大的双重压力,社区多次与物业召开协调会,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形成了“社区牵头、物业主责、政府助力”的共建共治模式。

施工期间,社区严把工程质量和进度关。同时,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社区在施工现场设置了临时通道,张贴安全提示,并安排专人进行引导。经过半个月的紧张施工,A区西大门路面不平、雨天积水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居民出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蛙鸣“降噪”还“静”于民

“孩子白天上学本来就累,晚上被吵得翻来覆去睡不好。”入夏以来,气温攀升,小红门地区江南社区的居民们被一桩烦心事困扰——小区里的蛙类叫声频繁,尤其到了夜间,此起彼伏的“呱呱”声让大家难以入眠。

接到居民反映后,江南社区立即联合小区物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组织物业工作人员对小区展开“地毯式”排查,仔细搜寻蛙类的栖息踪迹。与此同时,积极联动小区周边建筑工地的开发商,对施工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巡查。最终发现,由于建筑工地附近的一些积水区域和植被环境为蛙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导致它们大量聚集并进入小区。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商组织专业人员对建筑工地周边积水区域进行清理,并在重点区域撒放适量驱蛙药品;物业则安排工作人员对小区内绿化带、水池周边等可能藏匿的蛙类进行驱赶。并及时通报处理情况,让居民随时了解问题解决进度。经过短短几天的集中整治,小区夜间的蛙鸣声渐渐消失,居民们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北京朝阳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把为民办实事做实做细,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北京朝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