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16时5分,朝阳区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朝阳区全力做好此次降雨天气应对工作,各相关部门进行危旧楼房排查、交通疏导、环卫清扫,加强值守和巡查,保障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市运行有序。

专项排查筑牢“安居”堤坝

危旧楼房、城市低洼院落是房屋防汛的重点部位。朝阳区有31处危旧楼房,15处低洼院落,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后,区房管局第一时间组成专项检查组进行隐患排查,为群众筑起一道“安居”堤坝。

“墙体开裂的缝隙大小没有变动”“智慧监测设备运行正常”……8月4日下午,在管庄东里小区31号楼前,区房管局、第八房屋管理事务所、物业公司人员组成的检查组,正在进行危旧楼房隐患排查。

全区31处危旧楼房中,有20处在使用,并安装了智慧监测设备,采集房屋的裂缝、沉降、倾斜数据。一旦房屋倾斜或沉降超过监测预警值,可能存在倒塌风险时,系统就会立即通过手机提醒。暴雨红色预警后,房管局每一个小时汇总一次沉降、裂缝、倾角的数据,为是否采取房屋应急抢险、人员转移避险等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参考。区房管局安全科工作人员介绍,解除暴雨预警后12个小时,监测单位要持续发送数据,随后转入常态化监测,以保障居民房屋使用安全。

同时,房管局还对全区的15处低洼院落进行了排查。在潘家园街道架松31号院平房区、畜牧场平房区,管庄乡周井大院平房区、塔铁宿舍等重点区域,检查组查看了防汛沙袋配备、隔水挡板设置等,并仔细检查房屋结构本体安全状况,确保房屋结构经受住暴雨冲击。

“对检查中发现部分房屋屋顶局部渗漏,个别房屋檩条老化损坏等情况,我们也通知各房管所,督促属地街道社区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抢修加固。”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区房管局将持续紧盯危旧楼房、低洼院落等重点部位,强化应急值守与动态巡查,全力守护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及时疏导 城市有序运行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路面湿滑,交通安全隐患增大。朝阳交警闻汛而动,对易积水、车流密集路段加强交通疏导,全力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8月5日早高峰时段,长虹桥辅路车流如织。朝阳交通支队东外大队郭佳雯等5位队员,分别驻守长虹桥四角与桥下,一边疏导车流、观察路面积水和通行状况,一边纠正非机动车带人、逆行、占用便道等违法行为,并适时提醒:“雨天路滑,注意车速,安全第一!”

针对强降雨叠加早高峰的双重压力,朝阳交通支队科学研判、精准布警,采取“流动巡逻+定点驻守”模式,强化视频巡控,加大路面巡逻警力,及时提醒市民降速、控距,同时确保事故快速处置。在长虹桥、朝阳站等车流重点路段,强化现场驻守管控与疏导。“我们外出执勤时还携带有救生艇、铁锨、扫把等处理积水的装备和工具,方便随时清障排水。”郭佳雯说道。

此外,朝阳交通支队还全面排查主干道、下凹式立交桥、高速公路交通状况,为易积水点位定制个性化疏导方案。对交通设施采取防雨防雷措施,消除故障隐患,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积水警示、警戒线复划与环境保洁。

“我们将持续加强视频巡控和路面巡逻,密切监测汛期雨情路况,并联动市政排水、应急抢险等部门,筑牢城市防汛交通防线。”朝阳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清理积水 保障市容整洁

8月5日一大早,朝阳环卫的3000余名环卫工人就已经到岗,第一时间奔赴各个积水点,根据降雨情况适时组织开展清扫作业。

在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负责该区域的10多位环卫工人先是逐一巡视辖区内的雨箅子,仔细清理阻塞雨水流入的废弃物与树叶等杂物。随后,他们以两三人为一组手持扫帚展开人工推水。“这个区域地势普遍较低,每逢下雨,容易形成积水。”朝阳环卫中心四队一分队一班班长尹宝维说,“辅路上的雨水一旦不能及时排出,很容易流到大街上,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因此必须适时清理积水,保障道路排水顺畅。”

为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朝阳环卫中心各作业单位全时段观测天气变化、雨水增量情况,以及重点低洼路段点位、地势较低的公厕和密闭式清洁站积水情况。“我们还聚焦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人行道等区域,增加环卫工人动态巡回频次,如遇积水面积较大或断续积水较长的特殊路面,快速启动应急方案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区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卫中心全体职工将继续坚守岗位,及时关注雨情,科学调配人员和保洁车辆,快速清除城市道路和其他便民设施积水,为市民出行提供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