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大会上,“经济共赢圈”和服务企业“十项承诺”正式发布。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赵海东,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主任娄毅翔出席活动。

“十项承诺”直击企业需求,包括党建共建“零隔阂”、政策速递“零偏差”、资源调配“零滞缓”、成长陪伴“零脱节”、合规指导“零盲区”、权益保障“零疏漏”、监管服务“零干扰”、配套提升“零停滞”、社企融合“零距零”、人才关怀“零空白”。从党建共建的深度融合,到政策速递的精准及时,从资源调配的科学合理,到成长陪伴的全程贴心零全方位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大会现场还发布了“经济共赢圈”倡议书,和平街街道将依托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的优势,聚焦“AI+消费”,规划“3+2”产业布局:北部打造高校人才科创带,中部建设高端科研产业带,南部构建多元发展创新带,同时突出医疗产业和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打造“共赢经济圈”,让区域经济“筋骨”更强健。

年初以来,和平街街道细化为企服务机制,针对科创企业量身定制“青年干部联系服务机制”,依托“1+9+4+N”分层穿透式服务体系,精准捕捉企业痛点,让服务直击“靶心”。今年上半年,和平街街道形成区级财政收入3.6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半以上。“两区”新增入库项目12个,落地项目6个,提前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经济共赢圈’不是简单的政策叠加,而是要让每个市场主体都能找准定位、共享成果。”和平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以“经济共赢圈”为契机,通过全周期服务、全链条布局、全要素融通,不断优化为企服务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速科技转化落地,构建产业融通生态,实现数据有效配置,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