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整洁明亮,小区环境也变得干净了。”家住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化石营小区1号楼的袁女士说,“新物业来了,我们楼里的两部老旧电梯换新了,也有了活动室,保洁、绿化都上心了,大伙都挺满意的!”
今年以来,区房管局牵头,联合区级各相关部门、各街乡稳步推进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工作,曾经的“老破旧”变身成为宜居小区。
化石营1号楼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此前是物业托管,只能提供保洁、垃圾清运等基础服务,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硬件设施老化、道路破损、绿化带缺失、停车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物业要想顺利入驻,首先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区房管局指导呼家楼街道在梳理了1号楼物业服务的矛盾点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化石营小区临时管理委员会,并协调建立小区公共维修资金管理账户,通过“先尝后买”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解决居民诉求的集中点,给小区管理注入生机。
老旧楼房,电梯更新是个大问题,化石营1号楼的电梯已经超期服役30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新的管理团队一进驻,就敏锐察觉到居民这一急切需求。
“进驻后,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居民们上下楼不再提心吊胆。”北京宏顺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物业公司在区房管局、呼家楼街道的协调下与产权单位协调,推动了2部电梯的更新改造,同时定期开展安全巡查,确保居民乘梯安全。
“新电梯运行平稳安静,还增加了防夹装置和应急呼叫系统,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居民刘先生说。
除此之外,还进行了路面沥青铺设、智能门禁安装等11项改造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小区的硬件设施水平,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硬件升级是基础,但细节才能真正打动居民。”北京宏顺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物业还在呼家楼街道的帮助下,协调产权单位将1号楼东侧的闲置仓库改造成400平方米社区活动室。改造完成后,社区、物业还在此开展安全讲座、手工制作以及居民联欢等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区房管局、街道、物业用实际行动破解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让老旧小区实现从“差”到“优”、从“乱”到“治”的转变,也得到了居民和产权单位的一致认可。
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将台地区芳园南里西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小区、和平街街道东土城路甲3号院2号楼等小区,“一小区一方案”通过“先尝后买”,引入品牌物业等,让老旧小区从环境整治到服务升级,实现了老旧小区从管起来到亮起来、美起来。
“今年年初,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38个点位市场化物业服务引入。”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朝阳区还将实现100余个老旧小区市场化物业服务覆盖,持续优化服务模式与管理机制,努力将物业服务引入成果转化为居民可感知、可体验的实惠,不断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品质,推动朝阳区物业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宜居”朝阳添加助力。(朝阳报)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