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外交思想,更好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首都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东城区紧紧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坚持“崇文争先”,擦亮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文化魅力的金名片,不断提升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国际产业合作高端要素聚集,持续优化国际交往环境,以首善标准谱写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新篇章。

健全机制 优化布局

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发挥东城区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谋划作用,实施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研究制定《东城区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东城区涉外活动场地建设管理标准》,完善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提升精细化服务保障能力。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期间阿根廷、卢森堡等9批次外国领导人团组、驻华使馆、国际组织参观故宫、天坛、毛主席纪念堂的闭环接待、疫情防控等服务保障工作。

持续提升天安门地区、长安街沿线等传统国事活动空间环境品质。挖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有机更新疏解腾退资源,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和外事活动空间设计,前瞻打造了东苑戏楼、时间博物馆、皇城艺术馆等10余处“小而美”的高层级外交外事活动场所,串联形成历史人文、红色主题等特色化参访活动路线。

创新驱动 开放赋能

国际产业合作高端要素加速集聚

健全文化领域国际化投融资体系,提高文化贸易规模,扩大国际要素交互。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服务中心落户东城,成立了文化投资联盟、示范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等配套机构,开展“菁探之旅”新文创产业出海辅导会系列活动,打开文化金融创新助力产业发展新空间。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举办“视听中国”系列活动,助力中国优秀视听节目海外传播。2021年,文化进出口额超过5.2亿美元,文化贸易新优势更加彰显。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领域改革创新蹄疾步稳。全市第一个外资试点基金QFLP项目落地东城,兵工财务、中化财务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法国东方汇理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各类理财、基金等资管机构纷纷落户东城,打造外资金融机构聚集高地。“两区”建设硕果累累,累计入库项目297个,其中外资项目51个,累计实现项目资金728.3亿元人民币;2021年以来,新设外资企业88家,实际利用外资11.3亿美元。

扩容提质 转型升级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效突出

传承千年文脉,百年商圈华丽蝶变。王府井商圈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步行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荣登上半年最受国际品牌青睐的商圈,累计落地国际品牌首店、旗舰店234家,成为首店登陆的“桥头堡”,正向着千亿级规模世界级商圈的目标迈进。

前门商圈“书香世业”文化主题街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开业运营;隆福寺商圈深化数字赋能商业,高标准建设“数字隆福”,智慧商圈建设成效凸显;东直门、崇文门等传统特色商圈改造项目加速推进,周边交通及配套持续优化,全力打造国际消费的示范窗口、国际交往和扩大开放的服务窗口。

完善国际化引才机制,出台国际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一揽子服务保障政策,打造国际人才创新社区,雍和航星园获得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资助,成功吸引了包括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教授等多位行业领军人才项目以及8家瑞典高校中国校友会落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东城公务员外语人才库现有英、日、韩、法、俄等7个语种的外语人才238名,实现了政务服务外语人才的全覆盖。开展多种形式的外语人才库培训,以及酒店、零售百货行业从业人员英语培训,组织库员参与涉外疫情防控、标识核查等实践活动,激发人才活力。对全区43处重点公共场所的8000余条外语标识开展动态监测、地毯式核查,推进500余条不规范标识的整改,国际交往语言环境水平持续优化。

作为全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率先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办事环节有效压减、审批时间大大压缩。全新升级的“紫金服务”3.0版本,可为中外企业提供20类75项服务,累计为284家外向型企业办理469张APEC商务旅行卡,加快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搭建平台 拓展空间

国际交往活跃度持续跃升

多领域、高水平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举办第八届北京王府井国际品牌节、2021王府井论坛、“故宫以东”共创大会、中关村论坛中国北欧数字医学全球创新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协办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北京国际设计周、2022北京“两区”开放场景香港专场演示会、北京哥本哈根结好十周年、驻华使节走进史家胡同、海棠樱花永相传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等官方与民间对外友好交往活动,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聚能量、添动力、增活力。

成功举办“智慧商圈活力城市”中德国际友城云端对话会,东城与柏林夏区政府部门、知名企业、国际商街管委会及商会嘉宾就传统商圈改造提升、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等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商街、企业之间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为两区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搭建起了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桥梁。开展中日韩三方青少年视频交流、儿童书画作品交流活动,邀请奥地利、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友城参加中国国际2022年度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一带一路”文化旅游推介展,视频参加马来西亚古晋南市城市日庆祝活动。以“云交流”“云会议”形式巩固与传统友城的友谊纽带,推动后疫情时期对外交往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