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兔子真特别!”在东城区南锣鼓巷小七家文创店,小女孩春春被橱窗里的商品所吸引。“这是北京兔儿爷,这款是和生肖结合的‘好运兔儿爷’系列,是这几年卖得最好的‘爆款’产品。”听完店员的热情介绍,春春决定买只兔儿爷送给小伙伴。“我们春节期间来北京游玩,想带些特别的礼物回去,过兔年,带上这‘好运兔儿爷’很合适。”
来文化东城过大年,伴手礼非兔儿爷莫属。
春节期间,南锣鼓巷游人如潮,北京传统兔儿爷是这家文创店的主打售卖产品,门口橱窗处不同样式和装扮的兔儿爷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店内,软陶摆件、玩偶、盲盒、笔记本、冰箱贴、钥匙扣、书签、吊坠……琳琅满目的兔儿爷文创产品摆满了一隅,店员向记者介绍:“这些天各种兔儿爷产品的销量很好,春节期间就大年三十歇业了一天,其他时间都开门营业。”
不少来京游玩的游客,在离京前都来到这里购买北京的“特产”。采访当天,记者看到推着行李箱的龙先生来到店里,迅速点名要了两个“好运兔儿爷”,他说是专门过来买给小侄女们的,买完直接去赶火车。
兔儿爷作为老北京的吉祥物,有400多年的历史。旧时,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传说中,玉兔是嫦娥派到北京城治疗瘟疫的,治好了以后,就回月宫去了。带兔儿爷回家,也是祈福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平安喜乐。
兔儿爷制作技艺同时也是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兔儿爷为泥塑施彩绘,兔首人身,衣冠具备,多执药杵,左披甲,右着红袍,代表文武双全。脸蛋上施淡淡的胭脂,俊秀中含威武,端庄中有稚气,活泼生动惹人喜爱。
传说中为了提高治病效率,玉兔赶往各家各户的过程中,一会儿骑马,一会儿骑鹿,一会儿骑老虎、狮子,走遍了京城内外,所以兔儿爷的坐骑也各有不同。
如今兔儿爷的形象潮萌有趣,灵动可爱。小七家文创店销售的兔儿爷产品均来自吉兔坊,作为北京规模最大的兔儿爷制作工作室之一,吉兔坊在保留传统的泥塑工艺基础上,在色彩和神韵中进行了大胆的改良,添加了现代的潮流艺术表现形式。如,各种根据坐骑的变化设计多款盲盒以适应当下年轻人热衷的销售模式;售卖DIY体验包,让匠心手作为生活赋彩,传递非遗之美。
在东城,市民和游客不仅能在大大小小的民俗手工艺品店内“请”到兔儿爷,还能参与各种非遗活动。今年春节期间,在东城区2023新春游乐会和前门新春国潮大集上,不少市民都亲身体验了兔儿爷的制作和绘制过程。在角楼图书馆,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忠强还为观众讲解了有关兔儿爷的新春民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