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北京城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与周边的传统街巷、平房院落、新老业态共同构成了中轴线上最为典型的市井生活特色地区。68岁的安定门街道钟楼湾社区居民范来友生于此、长于此,站在自家小院里抬眼望去,蓝天下的钟楼鼓楼相望而立,这是许多人心中美好的京城景象,也是与范来友朝夕相伴的珍贵记忆。

钟鼓楼下曾是知名商业区

晨光绚丽,范来友走出家门,不出1分钟就到了人流熙攘的钟鼓楼下。踢毽子、舞彩绸、抽陀螺、跳绳……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在广场进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范来友亦是如此:“就跟年轻人上班打卡一样,早起收拾妥当就得奔这儿来,一天不来都觉得缺点什么。”

“北京过去有句老话‘东单西四鼓楼前’,这里当年可是北京城里屈指可数的商业区。早年间,不少商贩和民间艺人在此经商卖艺,这里也曾被称为‘小天桥儿’。”范来友回忆道。不仅如此,钟鼓楼文化广场还是很多人心目中健身休闲娱乐胜地。周边胡同里的老街坊,抑或慕名而来的健身爱好者,甚至是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大家都能因为一个毽子、一根跳绳很快熟络起来,交流切磋、不亦乐乎。生活在钟鼓楼脚下的人们大多居住在平房四合院,穿胡同走巷子,保留着老北京的生活气息;络绎不绝前来打卡的游客,争相参观、感受、体验钟鼓楼蕴含着的独特魅力。老北京的烟火气与文化味相互交织,成了钟鼓楼周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对范来友而言,无论是自己的朋友圈、娱乐圈还是生活圈,钟鼓楼都是绝对的“主角”。从广场向北,钟楼下的石碑、石阶,是儿时范来友与伙伴们嬉戏的“乐园”;从广场向南,鼓楼下曾经有一个大舞台,说相声的、耍杂技的都在这里表演。每当有表演的时候,鼓楼里面的台阶上坐满了观众。范来友家老一辈也是表演杂技的,小时候他还在这里看父亲和姐姐表演自行车和独轮车杂技。

“记得那会儿的表演门票是1毛钱一张,我们这些小孩儿没钱买,就侧着耳朵趴在门缝上听。”回忆至此,范来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仿佛五六十年前的场景还在眼前。

四合院内环境优美又宜居

日上三竿,结束了晨练的范来友招呼上三五好友,一同向自家小院走去。鼓楼脚下左转进了钟楼湾胡同,第一个转角处就是他居住的90号院。

“今儿邀请大伙儿一起来看看我们小院的新变化。”小院里支起小桌、泡好茶水、众人落座,聊起这座百年小院和周边胡同的历史变迁,范来友打开了话匣子:“打我爷爷那一辈起,我家就住在这个院子里。有句歌词唱道‘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歌里唱的虽然是前门情思,却也正是我们一家人与钟鼓楼之间的真实写照。”

不过,早些年范来友对小院和胡同的印象,与现在可是有着不小的差别——首先是挤,三进的小院里,最多时住进了20余户人家;其次是涝,因为地势低,一到雨季院里就积水,最深的地方都能养鱼;第三是泥,下雨天不管穿什么鞋出门,一脚下去保准陷在胡同的泥路里。

暮去朝来,随着老城复兴、街区更新、背街小巷治理、“美丽院落”打造等一系列工作的深入开展,古建、四合院栖身的胡同、街巷开始有规划地系统治理,恢复曾经的风貌。范来友一家住的小院、胡同也在悄然改变——院内拆除违建、老房子统一翻建、水电表入户、上下水更新、低洼院增高,公共区域里安上了感应照明灯;胡同里青砖灰瓦、红门绿格窗和仿古的街灯,与钟鼓楼的高大巍峨相得益彰;从院内到胡同,一水儿的透水青砖,“再也不用为下雨积水犯愁了!”

如今,经过整治腾退的小院内住着7户居民,空间宽敞了、环境变好了,喜爱花草的范来友在院里种上了兰花、茉莉、葡萄,生活也更加惬意了:“拥挤的大杂院变身整洁幽静的四合院,狭小的胡同宽敞多了,出门遛弯处处是景,咱这小院生活,别提多美了!”

中轴线上热心巡逻保平安

夜阑人静,当家家户户逐步开启休息模式时,范来友却穿上统一的“治安志愿者”服装,戴好红袖标、红帽子、工作证,拿上一把手电走出家门,迎来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刻。钟楼湾社区有11条胡同、2300余户居民,为保一方平安,社区成立了夜巡队,热心的范来友成为其中一员。

“走,咱们老哥几个溜达溜达。”范来友和队友们互相招呼道。最早,这支夜巡队起名关门队,主要任务是帮粗心的居民关门防盗,后来逐步拓展到消防、卫生、管道维护、指路等许多方面。有没关院门的上前看一眼、帮忙关好,有门锁坏了的及时告知居民修理,有外卖、快递“小哥”天黑不认路给指一下,有随意摆放的共享单车整齐摆放好,有突发情况及时处置……7年时间里,由范来友和另外3位老党员王廷玉、张荫溪、赵建中组成的夜巡队足足为大家守护了2500多个夜晚,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近年来,钟鼓楼及周边地区有了很大改变。2021年,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项目启动,很多居民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了退租。“从我的爷爷到我的孩子,我们一家四代人都生活在这里,真心不舍得离开。”本来可以在房屋腾退时住进楼房的范来友选择留下,继续与胡同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相伴。

环境好了、治安好了、人气旺了……跟着范来友走在钟鼓楼周边的胡同,听他讲述最多的依然是这些年胡同发生的变化。偶尔遇上老街坊,双方热情地打着招呼。“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离不开平安祥和的底色,离不开百姓的安居乐业,能为守护好每一个小家、建设好社区‘大家’做点事,我觉得挺自豪的。”说起这些,范来友脸上洋溢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