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尹家鹏,现为天坛公园花卉中心菊花班班长,师从菊花大师、北京市劳模李瑞甫。27年来他凭借对养菊事业的挚爱和锲而不舍的追求,成为天坛菊花栽培的领军人。2010年获北京市首批“北京菊艺师”称号;2013年荣获“园林绿化优秀技能人才”;2018年享受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2020年荣获“北京市最美劳动者”和文旅局“行业榜样”荣誉称号;2022年由他养护的“碧目紫髯”在北京第十三届菊花擂台赛获菊王称号;2023年获评北京市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4年获评首都劳动奖章。
作为天坛公园菊花班班长,尹家鹏和菊花打交道已经27年了。小时候,北京各大公园办花展,他总会缠着家人去看看,年纪虽小,但他觉得能把花养得那么漂亮,吸引那么多人来欣赏,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那个时代,说起自己的梦想,尹家鹏说,“很多同学都想当科学家,可我的理想却是养花”。为了能到公园去养花,他把园林学校作为了自己的第一志愿。1996年,尹家鹏如愿进入天坛公园工作,并梦想成真成了菊花大师李瑞甫的徒弟。“我特别珍惜这份幸运,抓紧一切时间向师傅学习,就差睡在地里了”,在师傅的倾囊相授下,尹家鹏不仅学会了菊花的养护技艺,更感受到了老匠人们“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专一行”的匠心。“一把土,一个盆,一壶水,一干就要一辈子”,尹家鹏暗自下定了决心。
说起天坛菊花的栽培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历经刘树林、张国祥、李瑞甫等几代菊花匠人传承至今。 现在,天坛菊花保留品种菊500余种,悬崖菊最长可达3.5米,大立菊可开花1300余朵。通过创新嫁接技术,还成功地把小菊、中型菊、品种菊嫁接在同一株黄蒿上。此外大型菊花盆景、九层菊塔、40米长的“二龙戏珠”等艺菊造型都已成为天坛品牌。
2020年,正值天坛建坛600年,尹家鹏所在的菊花班决定要攻克“千头”大立菊这个难关,以养花人的方式为天坛600年献礼。大立菊的嫁接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一个侧枝一般有300个枝条,技术熟练的情况下,每个枝条的嫁接需要2分多钟,完成一个侧枝的嫁接就需要10多个小时,这项工作必须在一天内完成。
为了一刻也不耽误,尹家鹏和同事们顾不上吃饭喝水,一天下来,从手指到全身又麻又酸。有一次因为天快黑了,眼看就看不清了,站在梯子上的尹家鹏有点着急,不小心从高梯上掉了下来,造成了腿部骨折。领导和同事们安排他休息,可他却在家里坐立难安。花不等人,最好的时候错过了,最后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回到花圃后,梯子上不了,他就拄着拐站在地上干。
太阳最毒的时候要给花喷水降温,暮色降临时又要开始打药除虫,提心吊胆地过了13个月,一株名为“火舞”的大立菊不负众望,开出了1020朵花。“‘千头’大立菊时隔六十年重现天坛”的新闻瞬间成为了社会热点,看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尹家鹏百感交集,从心里感谢与他一起成就梦想的伙伴,也感谢当年那个勇于坚持理想的自己。
通过班组的努力,天坛菊花在各类竞赛中年年博得头彩,屡获金奖。2023年,天坛的“碧目紫髯”在北京菊花擂台赛中获得菊王称号,大立菊拿下了中国菊花展览会金奖,菊花造景——“巍巍祈年”获得大赛第一名,完美呈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天坛方案”。
27年,从一名普通的花卉工成长为园林专业高级技师,尹家鹏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说,“我要像师傅一样,做好传承这件事,让天坛菊花不断发展,让天坛的花卉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