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遗产”地,是北京中轴线上十五个遗产要素之一,是北京乃至中国的地标性建筑和象征。既是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遗产展示和解说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也是市民休闲游憩的城市公共生态绿地。

突出党建领航,传承品牌力量

30年来,天坛公园始终坚持党建品牌——“天坛之星”评选创建,用先进典型月评的形式,表彰公园职工、志愿者在工作、生活中的闪光点,形成激励和榜样作用,树立天坛良好形象。30年来,公园党委、党支部把握“在日常工作培养、在重点工作中带动”的工作原则,推选出370余个“天坛之星”典型个人及集体,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游园服务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带动作用。有多名职工获得首都劳动模范、北京榜样、东城榜样等荣誉,切实发挥出新时代先进典型凝聚人心、示范带动的积极作用。

广泛文化宣传,共享文明之景

天坛公园围绕踏春赏秋、暑期出游、传统节日、重点假日等节点特色,制作“文明游园”主题宣传折页、纸帽、扇子等各类宣传品,持续开展文明游园、垃圾分类、遗产和生态保护等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在传播文明理念中丰富游客游园获得感。并紧扣“守护遗产 文明游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在公园设置宣传栏、展板,并将全园28面阅报栏背景围绕主题全面更新,用文明之景潜移默化地影响游客的行为,实现价值观的默默浸润。

铺就文化底色,坚持以文育人

天坛公园用好红色资源,紧扣“七一”、国庆等重大纪念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通过讲述“天坛里的红色故事”、推出“红色文化游”特色路线等方式,弘扬天坛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联动志愿力量,倡导公众参与

自2011年起,天坛公园创建志愿服务队,以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为起点,发展为由职工、学生及社会公开招募的成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服务队以天坛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开展文物守护、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传播、重大活动保障、文明游园宣传、各类服务接待等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地和首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教职能和资源优势,推进“志愿+”系列品牌项目,坚持送文化进社区、送课程进校园。

2024年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时长超5万小时,服务人数超千万。天坛志愿服务队及主要项目曾获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首都未成年人创新案例提名奖、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光荣的首都园林绿化人”先进典型集体、东城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

未来,天坛公园将继续立足天坛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定位,将“公众参与”的理念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相结合,弘扬精神文明新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公园“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新格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