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起,负责上门核酸检测的志愿者们有福啦!这件套在防护服外面的隔离罩衣,经过改良,分类分装、便于存放拿取核酸检测所需的物品,既方便美观,又提升了核酸采集效率,备受志愿者青睐,大家直呼是核酸检测的“入户神器”。

“自从有了这个‘入户神器’,我们的双手终于解放了!”

从现在起,负责上门核酸检测的志愿者们有福啦!这件套在防护服外面的隔离罩衣,经过改良,分类分装、便于存放拿取核酸检测所需的物品,既方便美观,又提升了核酸采集效率,备受志愿者青睐,大家直呼是核酸检测的“入户神器”。

负重前行 手忙脚乱

原来,这件“入户神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志愿者田城、刘起维在上门给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过程中的一些切身感受。

田城、刘起维是天宫院泽众社工事务所的志愿者,两人经常搭档上门给居民做核酸,大家戏称他们为核酸检测的“黄金搭档”。其中,田城主要负责信息录入,刘起维负责核酸采集。近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核酸检测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两人经常是手忙脚乱。

“手里拿着居民花名册、笔、录入信息用的手机,胳膊上挎着装采样试管和拭子的袋子,腰上用胶带缠着免洗手消毒液和好几个用来装医疗废弃物的黄色垃圾袋,极为不方便。”田城感慨道,“如果遇到下雨天,采样物品提在手里也非常冻手。遇到需要爬楼梯的住户就更加不方便了,我们经常拿着这些小物件在楼栋间来回穿梭,十分消耗体力。”

集思广益 样衣“出炉”

怎么样才能不“负重”前行,解放双手呢?田城向事务所队长宗呈裕反映这一情况。

“大家一起来想办法,看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想到志愿者的各种辛苦和不容易,宗呈裕在志愿者群里发出了号召。

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大家一致决定对现有的隔离衣进行改良,增加三个口袋,分别用来装免洗手消毒液、采样试管和拭子、居民花名册等。

“我可以做,我家正好有缝纫机。”志愿者李玉红自告奋勇,对隔离衣进行改良。说干就干,李玉红将全新的隔离罩衣拿回家进行操作。半个小时的功夫,第一件“样衣”就“出炉”了。

量身定制 解放双手

李玉红的老公张家瑞也是志愿者,她叫来老公当“模特”进行试穿。一上身试穿才发现,口袋位置设计低了,不方便拿取;开口大小也不合适,根本装不下什么东西。

她想到,每个志愿者的身高、体重、身材都不尽相同,如果想要使用起来方便好用,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量身定制”。例如,男士的口袋得设计得高一点,女士的口袋得设计得低一点。

于是,泽众社工事务所选出第一批上门进行核酸检测的志愿者试用队伍,李玉红根据统计收集到的志愿者的身高、体重等信息,设计口袋位置和大小。再根据性别分批进行赶制,并用记号笔写上志愿者的名字,做到一人一衣。

目前,隔离罩衣正在普及使用中。志愿者纷纷表示,创意虽小,效率却很高,用“入户神器”上门进行核酸采样,起码可以节省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天宫院街道)

责任编辑: 刘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