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镇域内培训机构,保障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榆垡镇认真贯彻市、区两级“双减”工作要求,对外,规范校外机构培训行为、严查违规学科培训、净化培训环境,对内,注重教育系统整体素质提升,为地区教育发展注入源动力。
部门联动,净化校外培训环境
无证培训机构成本较小、人员流动性较大,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榆垡镇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双减”专班协调机制作用,由教委办牵头,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齐上阵,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全方位、全覆盖督查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及其它违规培训活动。
通过12345市民热线、微博微信等发现问题线索,面向社会公开教委办监督电话,对违规校外培训、变相举办无证园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建立部门之间违规信息共享和违规线索移交机制,形成规范管理工作合力,净化校外培训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疏堵结合,健全预防体系
建立重点机构和人员台账,健全预防体系,对有反弹苗头的无证园以及招收3—6岁幼儿的社会培训机构讲行定期排查;对存在问颙的机构移交相关部门督促整改;对有入园需求的幼儿尽量安排到公办园。2021到2022年,共协调160余个幼儿园学位用于保障此类幼儿入园。疏堵结合的方法,让无证园“毫无生存空间”。
内培外引,两所百年老校“蜕变”
2021年初在“内培外引”政策引领下,北京市101中学与海淀五一小学落户榆垡镇,原中学、小学更名为101中学大兴分校、海淀五一小学大兴分校,名校教育资源来到居民家门口,对教育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在双减政策落地后榆垡镇提出了四字计划,明确了学校“减”什么, “增”什么,“改”什么,“做”什么。这一年里,学校开展质量评估、落实“备、教、辅、批、研、评、思”七字教学环节,打造活力课堂等,这一系列的举措为确保和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同时,学校的课程建设以综合化、生活化和实践性为方向,借助榆垡广袤的农田,开发“金种子农耕课程”;借助野生动物园,开发“绿色生态课程”;借助大兴机场,开发“蓝天逐梦课程”;借助华黎烈士事迹,开发“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课程”。达到教育和教学的融合、学科的融合、学习和生活的融合。(榆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