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街道持续聚焦居民生活中的“关键小事”,用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观音寺街道持续聚焦居民生活中的“关键小事”,用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圾”极行动:垃圾分类不忽视

厨余垃圾因易腐烂、需破袋,是垃圾分类投放的难点。近日,在观音寺街道首座御园一里社区,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在值守中发现有附近餐馆商户将厨余垃圾倒入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桶内,社区立即“吹哨”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物业)与社区工作人员、物业负责人现场监督管理,严格检查餐饮商户“门前三包”,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厨余垃圾清运记录等。“餐馆单位和集体食堂厨余垃圾属于非居民厨余垃圾,是不允许随意倾倒的。”工作人员告知提醒商户要严格遵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上报街道行政执法队,对倾倒垃圾的商户做出相应处罚。

为了根治这一现象,观音寺街道从源头治理,通过“管理+执法”模式减少垃圾的乱投放问题。同时,借助网格员、垃圾分类志愿者、居民等力量进行监督管理,全面治理乱倒垃圾、污水行为。

“物”尽其用:噪声扰民不小视

“垃圾车6点半开始清运,噪声不断而且伴随异味怎么办?”近日,观音寺街道首座御园三里社区居民反映垃圾车噪声扰民问题。原来,在首座御园三里社区附近有个垃圾转运点,垃圾车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作业,由于小区居民较多,每日产生的垃圾量也较大,垃圾转运过程会持续半个小时左右,搬运垃圾产生的噪声问题惹得居民“槽点”不断,而且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清运中散发的异味也让附近的居民怨声载道。

针对噪声和异味相关问题,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物业)吹哨大兴区环卫中心,与社区居委会和筑宇物业相关负责人现场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垃圾清运方表示,垃圾车辆行驶的路线和时间均已固定,如需更改则要进行整个路线的调试。对此,工作人员与环卫中心负责人沟通,叮嘱在优化路线,时间调整方案落实之前,环卫工人在作业期间轻拿轻放,减小音量,工作中在不影响周围邻里出行及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时间。此外,街道还将及时协调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垃圾桶进行擦拭和消毒,防止异味扰民。(观音寺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