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认真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市级要求,以营造干净整洁的投放环境。

大兴区认真贯彻落实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市级要求

以营造干净整洁的投放环境

打通便利直达的回收渠道

为工作目标

推进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

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习惯

开展桶站规范化治理

生活垃圾桶站增设其他垃圾桶,补齐可回收物容器,确保容器充足、品类齐全,减少出现满冒脏污、乱投混投等现象。在投放高峰时段做到垃圾桶盖常开,方便居民投放。及时将满桶替换为空桶,做好设施维护。全区已完成生活垃圾桶站规范化治理提升桶站1266组,补充各类生活垃圾收集容器1479个。各小区(村)生活垃圾分类公示牌设置监督电话(区城市管理委监督电话:010-81296405),方便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及相关投诉。

推进桶站地垫铺设

在垃圾桶站铺设地垫是有效治理脏污地面的有效措施,也是防止垃圾污水污染地面的重要措施。截至目前,大兴区已分两批次完成居住小区2472组桶站的地垫铺设工作,分类桶站及周边环境面貌显著提升。

桶站铺设地垫

厨余垃圾不破袋投放

目前末端处理设施均已加装破袋装置,居民在将厨余垃圾正确分类的前提下,可简化操作,不破袋直接投放。各居住小区、村已在显著位置张贴温馨提示,广而告之,居民反馈良好,有效改善桶站异味问题,方便居民投放厨余垃圾。

采用方便直达的交投模式

以“智能回收箱”及“一袋式”回收为主要回收方式,配合“预约上门回收+集中投放日活动”等,为居民可回收物交投创造便利条件。居民无须对可回收物进行详细分类,通过“一袋式”交投即可获取收益,提高居民交投积极性和获得感。依靠后端分拣技术进行精细分类,实现高、低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畅通大件垃圾回收渠道

规范化设置大件垃圾投放点,明确大件垃圾托底上门回收单位,在社区显著位置张贴大件垃圾上门回收渠道、联系方式、价格公示等信息,方便居民通过APP、电话等方式预约上门回收服务,为居民投放大件垃圾提供便利途径,减少楼道堆物堆料,打造安全、整洁的居住环境。

常态化活动进社区

在天宫院街道举办以“垃圾分类进社区 低碳天宫共行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现场设置游戏互动区、手工制作区、跳蚤市场、可回收物智能回收区等专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体验,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社区居民、社区书记、志愿者、儿童艺术团等300余人参与活动。

下一步,大兴区城市管理委

将持续按照市、区两级工作要求

坚持以注重群众感受

和工作成效为目标

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关键小事”

成为首都文明新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