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 刘艳萍(右)
在长子营镇沁水营村,有这样一位多面手,她既是村妇联兼职副主席,又是文化组织员,同时还是沁水营村神叉老会的第一位女会员。刘艳萍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勇做非遗传承的“女先锋”
与神叉结缘的故事要从一次偶然的邂逅说起,当刘艳萍第一次看到神叉老会成员训练时,那刚劲有力的招式瞬间抓住了她的心。在会头张翠华的鼓励下,这位原本心怀忐忑的女性,终于在2014年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成为这项非遗技艺的首位女会员。在严格的训练中,刘艳萍的手臂常常青一块紫一块,疼痛难忍时也曾想过放弃。但看到师兄弟们带伤坚持的身影,她选择了继续。正是这份坚持,让她从最初只能模仿几个基础动作,到最终能够登台表演,再到后来带动丈夫一起加入队伍传承传统文化。
刘艳萍深知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村“神叉老会”“凤河流域历史文化博物馆”“党员学习教育基地”这些承载着乡愁与记忆的文化瑰宝,她刻苦学习、背诵展馆和学习教育基地的相关内容,每一个细节、每一段历史,她都反复琢磨、铭记于心,目前已基本达到专业讲解员的要求。展馆中,她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活动中,她活力满满,带动村民一起拥抱健康生活。她用自己的行动,让文化在乡村落地生根。
从文化爱好者到传承人,从普通村民到文化使者,刘艳萍用自己的坚持与热情,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她不仅是非遗传承的践行者,更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长子营镇乡村文化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