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春秋,她从未“闲下来”,清扫、巡查、守望,用自己的方式把琐碎“揉成光”,默默为社区注入了不可或缺的温情与力量。这位总是“在路上”的守护者,就是学院社区七十多岁的牟兰善阿姨,她既是红袖标志愿者、垃圾分类守桶人,还是整个单元的“暖心大家长”,她用十年如一日的步履不停告诉我们,温暖就藏在日复一日的举手投足之间。
她是“红袖标”,站了十余年“暖心岗”
在学院社区,只要提起“那位爱戴红袖标、整天闲不下来的牟阿姨”,几乎无人不晓。牟兰善这个名字,早已和“热心肠”“志愿者”画上了等号。
今年七十多岁的牟阿姨,是社区里名副其实的“元老级”志愿者。自退休后,不愿在家“享清福”的她,主动加入了社区第一批“红袖标”志愿服务队伍。从此,寒来暑往、晨昏交替,她的“值班”从未停歇,无论是重大活动的站岗执勤、日常的治安巡逻,还是社区突发的大小事务,只要一声需要,她总会及时出现。“社区需要人,我能来就来”,她说得轻松,却一做十多年。
她是“楼门长”,用心管好邻里“百家事”
除了是红袖标志愿者,牟阿姨还是单元楼门的“贴心管家”——楼门长。打扫楼前楼后卫生、清理楼道小广告、提醒安全隐患、调解居民矛盾……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都是她日常的“分内事”。此外,谁家新搬入、谁家老人独居、谁家最近有困难,牟阿姨心里都有一本清清楚楚的“民情账”。她常说:“都是邻居,只有我们之间足够了解,才能相互照应,这样楼门才像个家。”
生活中,这份甘于奉献、乐于“管闲事”的热心,还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那天,她在楼道内迎面撞见一个正在贴小广告的年轻人,没等对方反应,她便上前制止,耐心说明楼道不允许乱贴小广告,劝诫其离开。
在牟阿姨的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邻居和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赞叹,有她在的楼道总是特别干净、安全,充满温暖,她早已是整栋楼公认的“暖心大家长”。
她是“守护者,默默照亮家园“每个角”
志愿服务之余,牟阿姨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早已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次,牟阿姨发现隔壁楼道的住户正在违规给电动车充电,为了安全着想,她第一时间向社区工作人员汇报。“看到不合理的行为就是要制止,安全的事儿,更不能马虎。”
哪怕是去公园散步,她的眼睛也始终“在线”。捡到手机后,她会在原地等候一小时,直到将手机交还到失主手中;平日里遇到被遗落的钥匙、身份证等物品,她也会多想一步、多问一句,设法物归原主。每当有人向她道谢时,她总是笑着说:“都是小事,不值一提”。可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犹如点点微光,悄然温暖着整个家园。
牟兰善阿姨用十余年的坚守告诉我们,温暖社区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像她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邻里当家人,把社区事当自家事的点滴付出。真正的温暖,就藏在那些被需要的时刻,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从未停止的举手投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