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不舒服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医生就会告诉自己这是咋回事、该吃什么药;需要拿药、号脉了,步行几分钟就能到医院,还不用排大长队;最关键的是,吃了医生的药,病就能见好、管用—因为小区旁边就是青塔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站的医生护士用居民的话说:“真是特别好,一点儿都不夸张”,丰台区青塔街道蔚园小区和秀园小区的1万多位居民在看病就医方面的幸福感特强。 

看诊耐心似亲人 

“家庭医生”实至名归

早晨8点,位于丰台区青塔秀园13号楼2层的青塔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走廊里已经有不少街坊在排队,有的是来找中医程红大夫号脉抓汤药,有的是来找西医李玉冰大夫开成药,大家耐心地排队、看病、取药,遇到熟悉的邻居微笑着打个招呼,医生温声细语地询问着“最近血糖怎么样?量血压了没?……”这里没有医院里常见的着急忙慌、焦虑不安,反而更像是一个老街坊们聚会的地方。 

中医主任医师程红正在给她的一个老病号—65岁的沈阿姨号脉、看舌苔、在电脑上查看患者近期都吃了哪些药,询问近期身体感受,犹如唠家常一般,耐心细致、有条不紊,了解清楚患者情况后,程大夫便给沈阿姨开方子。听闻记者是来蹲点采访的,沈阿姨乐呵呵地跟记者说:“咱不是光拣好听的说,多亏了程大夫一直帮我开中药调理,不然我这身体真熬不住。”她告诉记者:“我父亲此前是小脑萎缩,白天黑夜离不开人,他老人家去年99岁走的,我照顾了四年,身体就不太好,经常气短、心慌,没吃中药前特憔悴,爬二层楼得歇三次,吃了程大夫的药,现在一口气就上来了。而且我父亲那会儿卧床,程大夫经常指导我怎么照顾,还定期回访,这儿的大夫都很好,两个护士也特好,我们老百姓特满意。” 

记者了解到,程红医生是沈阿姨的签约家庭医生,除了日常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她还经常趁着不忙的时候给较长时间没有联系过的签约对象打打电话,询问下近期身体情况,叮嘱一些日常保健事项。“我们经常接到程大夫的电话,我老伴儿也有不少基础病,时间长了不过来程大夫就会打电话问。我有啥不舒服、吃啥不对付了我都给程大夫打电话,她就告诉我吃啥药,或者过来做个心电图啥的,我们心里特踏实,身边有这么一位好医生,真的是方便多了。”居民王阿姨告诉记者。 

医术精湛 许多疑难杂症

几服药就吃好了

上午看诊的病号多,9点多的时候程医生已经看完了十多个中医病号,大多是家住附近的居民,还有不少从别的地方慕名而来找程医生看诊的患者:有位居民趁着暑假专门把自己正值青春期的外甥女带过来请程医生调理身体,一位大姐专门从长安新城小区过来找程大夫抓药,甚至还有居民帮助自己在外省市的亲友过来找程医生调药。 

当记者问及他们为啥要到这样一个小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看诊时,他们各不相同的答案里传递了一个同样的信息:“因为这儿的医生好、药管用。” 

“我去大医院都看不好的失眠,程大夫几服药就给吃好了,原来一晚上俩小时都睡不着,一根针掉地上就能惊醒,现在起码能睡6个小时了。我说要给程大夫送面锦旗,她非说不要。”“我弟弟比较胖,年纪轻轻血糖7点多,吃了一段时间程大夫的药,瘦了30斤,血糖也降到5点多了,真是特别神。”“我老伴儿的血糖就是程大夫给调的,现在空腹基本稳定在5点多。”“我家孩子有段时间咳嗽老不好,吃了程大夫两服药就好了。” 

听着大家的夸赞,程大夫有些不好意思:“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用送锦旗,只要管用就行,您看对面房间的锦旗都快挂不下了。”她笑着说。记者走进对面房间一看,两侧墙上已经挂了7面锦旗,而且还都是今年送的。“锦旗多得挂不开了,所以往年的都收起来了。”护士王相玲告诉记者,很多患者即使搬家了还是会过来找程医生号脉开药,有的患者是一家三代都找程医生看病,头疼脑热啥的程大夫基本药到病除,疑难杂症慢慢调理都能见轻,所以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很好。 

程大夫主要看中医,她还有一位好搭档是西医大夫李玉冰,不需要开中草药的患者可以直接去李大夫那儿开成药。李大夫人长得特敦厚,对待患者也特心细。青塔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个签约患者群,平时居民有点不舒服就会在群里跟医生说一声,程大夫和李大夫谁看到了都会第一时间回复。“我昨天难受就在群里发微信,李大夫就说让我吃点咸的,吃完我就舒服了。”居民孟阿姨今天来找程大夫听诊,说起了自己昨天突然不舒服的情况,因为李大夫和程大夫对签约患者的情况都很熟悉,所以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给予简便快捷的治疗。 

“五脏”俱全

熬药、验血、针灸都能做

青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总面积不过270多平方米,一共有9个房间,但是却包含了中医、西医、针灸、验血以及熬药等多个功能,基本满足了周边居民日常看病需求。 

中药房里,中药师寇桂风对着方子上的克重熟练地抓好每种药材放在备好的包装纸上,认真打包。有的居民需要代煎,她就把药材抓好然后去旁边煎药室煎药,按照药方上的指示有的药材先放,有的要临出锅才放。每个煎药锅前都贴着患者的姓名年龄信息,防止混淆,一次能煎三锅,来得早的患者当天下午可以取药,来得晚的患者第二天可以来拿。每煎好一锅她都用工具使劲捣一捣药包,以便挤出来更多药汁。也有的患者是小朋友,药太多了喝不进去,她就帮忙把药汤多煎一会儿,做成浓缩型的汤药,方便孩子几口就喝完。有时药材较多,煎完后的湿药材能有十几斤,寇桂风拎起来还有些费劲,她笑着跟记者调侃:“煎药也是个力气活儿,虽然我们这儿条件简陋,但是药材品质很好,都是优等以上的药材,煎出的汤药不会比大医院的药煮出来的差。” 

在程医生坐诊房间的墙上,一张关于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的预约需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记者没有想到,这家只有两位大夫、两位护士、两位药师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还能给老人做体检。仔细看需知,发现项目还挺全,包含了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血脂系列、尿常规、心电图、B超、中医体质辨识。更让记者惊讶的是,居民对服务站的体检很认可:“这儿的护士扎针特熟练,我的血管比较细不好找,之前去大医院输液,那儿的护士扎好几次才能扎上,咱们服务站的张月洪和王相玲两位护士向来都是一扎就中,她们经验特别丰富,我们就能少受罪。”孟阿姨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像血常规、血生化等血液化验项目,卫生服务站只需要负责给居民采血,每天上午10点左右,青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有专人专车过来取走血样,一般当天下午医生就能在电脑上查询化验结果并给患者打印报告。 

服务站里一共有两位药师,一位是前面提到的中药师寇桂风,另一位就是西药师魏佳婧,除了给患者取西药和中成药,她还负责挂号、缴费等业务。给患者拿药的时候,遇到年纪大的叔叔阿姨,她总会贴心地提醒每种药的服用剂量和每天的服用次数。 

“我们这儿还能针灸呢!”看到记者的各种惊讶,张月洪又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原来,每周三下午,青塔东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针灸大夫刘超男都会来青塔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半天,因为常常“针到病除”,周围居民都特别认可,每周三下午也是青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患者最多的时段之一。 

刘超男大夫能来青塔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得益于青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筹安排。青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燕丽告诉记者,该中心直属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青塔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有青塔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青塔东里社区卫生服务站、京铁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莲宝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建邦枫景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近180位职工。为了给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就医条件,中心的所有医生都兢兢业业,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配合,交叉服务居民的情况经常会有。比如程红医生周三上午就会在青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中医专家门诊,周四下午在青塔东里站出中医专家门诊。 

体己好医生

用医术为患者减轻病痛

人吃五谷杂粮,偶尔都会有个小病小痛。老年人上年纪了容易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儿童年纪小身体免疫力不够好的时候容易感冒发烧、着凉咳嗽,中年上班族工作压力大身体代谢就容易失衡……如今,大家都希望身边能有个体己的好医生。 

上午接近11点,天儿已经有点热了,来看诊的患者也少了,记者了解到,程医生和李医生两人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接待了近百位病人。“虽然我们只是基层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但是我们都是很认真地在给病人治病,希望通过自己的医术为患者减轻病痛,获得健康。”程红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