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卢沟桥-宛平城、长辛店红色文化基因,孕育了“硬气”的丰台人扛在肩上的家国情怀。
78年后的这天,家住卢沟桥西桥头的郑福来老人再一次走上卢沟桥,向往来游客讲述“七七事变”那段苦难而不屈的历史。92岁高龄的他在卢沟桥上殷殷嘱托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有两点不能忘记,长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能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
86年前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回望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郑福来老人历历在目。
“我那年不满七岁,经历了‘七七事变’,当时驻在丰台的日军到卢沟桥附近打靶演习,为什么中国的地方,驻日本全副武装的兵啊?”郑福来老人的提问振聋发聩。
“卢沟桥守军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110旅219团第三营,吃饭之前他们必须喊一句‘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讲到这里,92岁高龄的他依然慷慨激昂。
“每年的7月7日、8月15日我都要来这里讲一讲。”郑福来告诉驻足聆听的游客,“历史必须铭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抗日的中流砥柱,号召全民族抗战,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华夏儿女14年浴血奋战的成功!这是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说起那段不屈的历史,这位老党员的腰杆笔直。
1952年的春天,20岁的郑福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接待了美国著名记者爱泼斯坦,以见证人身份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民众的抗战史。自那之后七十多年间,在卢沟桥和宛平城近一公里的路上,郑福来先后接待逾七十国外宾、媒体记者和数以万计的参观者。
看到现场聆听的游客中有很多青少年,郑福来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现在很幸福,但是有两点不能忘记,长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能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你们要保卫国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能耐,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
“今天来到卢沟桥,就是想再看一下日军侵华的铁证,虽然之前在课本上学到过,但是来到这里内心的触动更大,老爷爷的讲解也让我感到很震撼,内心觉得会更加坚定地跟党走。”来自浙江湖州的13岁男孩吴忆浔说。孩子爸爸告诉记者,这是他陪孩子来北京旅游的最后一天,正好是8月15日本投降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历史不能遗忘,应该铭记,因为小孩子正处于成长期,三观也需要正确的引导,所以专门带孩子来到卢沟桥、宛平城和抗战馆参观,希望能够对他有所触动,激发他的报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