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了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致富能手评选活动。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现场核查等程序,我区共有2个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2个致富能手获选。其中培育“北京最北稻田”,打造产业发展“宝山经验”和公益就业服务,成就“宝山大姐”获选农民增收典型案例,九渡河镇黄花镇村致富能手石廷栋和琉璃庙镇梁根村致富能手宋海峰获得致富能手称号。
怀柔区宝山镇统一流转农户2000亩土地后种植高山五彩旱稻,形成了独特的稻田画景观。2022年,100余亩示范田创作了“乡村振兴”“华表”等图案,并在中秋节期间举办以“稻怀柔 乐生活”为主题的稻田音乐节,包含音乐演出、丰收市集、稻田迷宫等多种互动活动,吸引大量游客,也带火了周边房车露营、精品民宿等旅游产业,大大提升了全镇农旅融合发展水平。
怀柔区宝山镇打造的“宝山大姐”公益就业服务项目,建立“一库三平台”:就业资源数据库和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技能培训平台、微信服务平台,促进农村赋闲妇女就业增收,提高勤劳致富意识,打造“宝山大姐”就业服务品牌。2022年,公益就业服务项目累计为450人次提供临时用工服务,人均增收1000元。并依托线下服务站点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本地艾蒿深加工、民宿专业保洁、计件手工活等工作,成为“有订单、有用工、有收入”的稳定用工就业点位,带动周边妇女稳定就业30余人,人均月增收2000元。同时依托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283人稳定就业。
2014年,在怀柔区九渡河镇政府的推广下,黄花镇村村民石廷栋加入了种植蓝莓的行列,成立了聚园兴家庭农场。几年间,石廷栋的家庭农场始终坚持绿色有机理念,只做健康蓝莓,获得了稳步的发展。农场产量也从2018年的四五千斤提高到了2021年的2.8万斤,蓝莓园由原来的年收入十几万元达到现在的一百多万元。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石廷栋不忘家乡的老百姓,想方设法提供工作岗位带动周边困难农户增收。据了解农场一年用工将近1500人,其中涉及困难农户用工将近400人,在提高土地产品价值的同时,充分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
宋海峰,北京久木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近年来,宋海峰以“为大家提供绿色健康的良心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推广新型品种、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等带领合作社取得稳定发展。在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宋海峰积极带动周边散户、农民增收。在宋海峰的新品种获得成功后,附近的农户表示也想学习新产品的种植,对此宋海峰积极提供帮助,一方面联系科研单位帮助购买种子,另一方面还对种植新品种西红柿的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宋海峰推广了多个西红柿、芹菜、黄瓜等品种,带动了附近4家散户、共计80多个棚改良品种,每年增收20万元左右。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2022年,合作社雇佣长期用工12人,其中有8个人是生活相对困难农民;农忙时雇佣临时工400余人,其中生活相对困难农民200余人,充分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
下一步,怀柔区农业农村局将充分发挥农民增收典型案例的促进作用,认真总结农民增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