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清水镇,绿树掩映,繁花似锦,景致逶迤。乡间步道干净整洁,友善礼让蔚然成风。文明浸润着每一寸土地,清水人民以勤劳务实的作风推动文明城市建设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美丽环境与幸福生活一同缔造。
以人为本,聚力文明新征程。自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清水镇党委、政府从“神经末梢”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党建引领包联共建、工作专班牵头抓总、全域携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使文明创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业务科室联勤联动,按照“常规工作+自选动作+临时任务”的工作模式,推动环境治理、文明交通、诚信经营等一系列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市民对创城工作的参与度、知晓度逐年攀升。窗口部门的服务意识、业务素养、办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得以高效解决,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助推了“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期间,清水镇3名工作人员获评区“接诉即办”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和“最美办件人”荣誉称号;黄塔村荣获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解决人口老龄化就餐问题和治理民俗旅游村交通拥堵,入选《接诉即办专栏》典型案例。
以绿筑底,打造诗画新农村。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清水镇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作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中,采取见缝插绿、拆挡透绿、立体增绿等有效措施,建成上清水全龄友好型公园。32个村庄陆续建成“口袋公园”,并配齐室外健身路径,让休闲健身与乡村绿意相连相依。通过厚植绿色生态基底,清水镇森林覆盖率61.97%,林木绿化率87.05%。一幅“村在景中,景中有村;推门见绿,四季有景”的诗画乡村新画卷正逐步显现。此外,施划停车位1732个、铺设农村街坊路239874.16平方米、破解飞线治理难题68件、增添休闲座椅132处……深山群众的宜居指数不断攀升。
以德润心,培育文明新风尚。清水镇探索建立“文明积分+”工作模式,与人居环境、乡风培育、党员先锋等工作相加互融,使得村内卫生死角、垃圾杂物有人及时清理;孤寡、残障、失能等老人有人结对共建。目前,清水镇8个村获评了首都文明村荣誉称号,覆盖范围达到全镇的四分之一;获评首都道德模范1人、北京榜样1人;获评门头沟道德模范、门头沟榜样、绿色生活好市民等荣誉称号4人;获评区级最美家庭荣誉称号47家。此外,清水镇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街小巷持续打响“门头沟热心人”志愿服务品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面向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构件文明矩阵,开展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5大类10余种主题活动,累计服务群众数万次,激发向善活力。
如今,随着清水镇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处处盛开的文明之花正逐步铺满乡村振兴之路,必将孕育出更为丰硕的共建共享的幸福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