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冷涡加强东移南下影响,4月11日至4月13日,北京经历了一次极端大风、强降温天气过程,并发布了近10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为有效减少大风天气带来的损失,平谷区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迅速行动,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将此次大风天气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用实际行动诠释“平谷温度”。
预警期间全区共接报突发情况二十余起,均已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置,让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高位统筹调度,压实责任落实
区委、区政府此次大风天气过程高度重视,提前召开大风天气防范会议。明确要求坚决不发生亡人事件,努力做到不伤人,努力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工作目标,提出“固”“停”“转”“救”四字工作要求。全区上下始终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各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调度、下沉一线指导工作,包村干部及网格员要做到“点上守、线上巡”,围绕“八类重点人群”持续开展“敲门行动”,上门再叮嘱、再宣讲,确保宣传入户、入心,做到了脚步走到、工作查到、问题找到、措施落到,真正实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4月12日12时25分,平谷公路分局巡查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北山路支线路K2 + 100处突发状况。平谷公路分局迅速行动,紧急调配抢险力量,大家争分夺秒、紧密配合,经过紧张作业,于13时05分成功完成道路抢通工作,及时恢复了道路畅通,保障了过往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精准部署落实,严格应对措施
为有效应对大风天气,平谷区及时下发《关于做好大风橙色预警天气应对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平谷区大风天气应急预案》响应措施落实落细各项工作;制定印发《2025年4月11日至4月14日平谷区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响应措施》,要求各进山卡口封山封控;下发《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向全区人民广泛告知此次大风天气预警情况,提示居民做好防范措施,倡导“非必要不出门”,合理安排出行。
▲4月12日14时57分,在府前街路段,一棵树木因大风天气出现折枝情况,园林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对折枝树木进行妥善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市民的财产安全以及出行畅通。
强化重点工作,严控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是此次大风天气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平谷区坚持守林有责,守林尽责。通过加密会商协调会议加强统筹调度;通过对重点人员敲门入户宣传提高风险防控意识;通过强化督查检查,排查整治隐患。同时,各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部门加大对可燃物清理及湿化作业力度,并采取临时前置水源措施,区、镇森防队伍和村级“五个一”力量强化备勤和防控前置,加强巡防巡护,保持各类车辆、机具处于完备状态,加强大型机械统筹调用,全力以赴,避免发生森林火灾。
▲大风橙色预警期间,区应急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迅速响应,积极履行监管与指导职责,组织专业力量对辖区内各加油站展开全面而细致的指导工作,同时耐心细致地向车主解释当前特殊天气状况下的加油限制原因,引导车主合理安排加油时间。
部门协同配合,扎实民生保障
区气象局及时发布大风预警信号,提示广大居民切勿放松警惕,做好安全防范;城市管理部门统筹经营性停车场向市民免费开放车位;公路、园林部门坚持在岗在位,加强巡护检查,及时处置倒伏树木及折枝,保障交通正常运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各相关单位及时受理和处置大风引发的诉求;供电公司对高风险线路采取临时管控措施,备勤发电车辆,做好用电保障,防范用电风险;各乡镇街道及时转移安置高风险人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同时调动一切可调动资源,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突发情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起了温暖又坚固的“防风墙”。
快速响应,广泛参与
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在此次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中,全区上下展现出了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无论是领导干部的靠前指挥,还是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无论是应急抢险队伍的迅速响应,还是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都彰显了平谷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未来,平谷区将继续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各项防范措施,为应对各类极端天气灾害积累宝贵经验,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平谷温度”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