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整治 减量发展

品质提升 幸福加码

2023年已经过半

石景山区通过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

成绩斐然

群众幸福指数也逐渐高升

一起看看石景山区上半年

“疏整促”专项行动成绩汇报吧!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石景山区坚定不移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区领导高位统筹、精准调度,各部门、各街道主动作为、协同发力,扎实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实施。上半年,市级23项任务中,10项任务提前完成年度目标,5项任务实现时间进度“双过半”,3项任务保持“动态清零”,其余5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新阶段

6月底,随着巴威公司北京厂区正式停产,石景山区不仅提前完成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年度任务,也标志着“京西八大厂”搬迁调整全面完成,正式进入改造提升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石景山区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商品交易市场和面向全国招生的培训机构持续保持“动态清零”。

△巴威公司管子车间及设备实现封存

作为“京西八大厂”之一的巴威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北京锅炉厂。随着公司在河北唐山曹妃甸的生产基地竣工,2023年6月底北京厂区正式停产,现址的产能全部转移至新基地。

未来,石景山区将围绕北京市“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及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巴威-北锅老厂区实施城市更新,打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建设无人装备、智能移动装备控制系统、综合保障装备等多个创新研发平台,形成现代服务产业生态,打造北京市、石景山区高科技产业新的增长极。

城市环境秩序整治纵深拓展

今年以来,石景山区拆除违法建设13976.7平方米、腾退土地6599.95平方米,完成进度140%,查处占道经营282起,整治群租房91户,新生违法建设、无证无照经营、“开墙打洞”等持续保持“动态清零”。

△丽园之家建材城违法建设治理前后对比

聚焦城市治理重点难点领域,治理桥下空间25处,完成进度100%;治理施工围挡21处,完成进度100%;完成人防工程功能性恢复和再利用7处,完成进度100%。

△莲芳东桥桥下空间清理整治前后对比

△衙门口1612-734地块项目

施工围挡规范提升前后对比

开展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治理,政府部门62辆用车全部封存、淘汰个人用车429辆;对城市家具进行治理提升,完成50个设备箱、31个废物箱、64个“骑沿井”治理。

区域功能品质提升持续发力

实施“揭网见绿”10.35公顷,完成进度103.5%;城乡接合部“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改造实现还绿0.62公顷,完成进度103.3%;“留白增绿”1.77公顷,完成进度100%;

△“锦绣之丘”公园

(老山东里南社区西南角地块)

“揭网见绿”前后对比

刘娘府定向安置房托老所配建设施完成移交正式投用,完成进度100%;建成气象局南侧路、古城南街2条林荫路,完成进度67%;建成海特花园、双锦园和黄南苑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成进度60%;

△刘娘府综合改造定向安置房项目托老所移交投用前后对比

△古城南街林荫路建成前后对比

模式口地铁站周边、西部浅山区生态文化廊道(黑石头路至慈善寺)2个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提升新建项目和永引桥桥下空间改造提升工程实现开工。

此外,参与录制《向前一步》节目2期,完成进度100%;宏昌商务园室外改造提升、上庄大街8号院和模式口28号院平房区改造、京西大悦城开业等11项区级自选任务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来源:区发展改革委 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