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株从福建漳州引进的三角梅,经过北郎中花木中心的精心培育,不仅克服了在北方不耐寒的难题,还成功“走”上了长安街、亮相天安门广场,成为节日布景花卉中的“明星”。北郎中的三角梅栽出了大产业,也成了乡村致富的新亮点。
今年国庆节期间,三角梅亮相长安街沿线花坛。
北京冬奥公园中的三角梅。
今年国庆节期间,北郎中三角梅第二次亮相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坛,其中,16盆高1.6米、直径1.2米紫色球三角梅,用于天安门广场主花坛。此外,北郎中三角梅还首次摆进了北京冬奥公园。记者在北京冬奥公园看到,这里的三角梅花团锦簇,或如瀑布般垂落,或似云霞般灵动,与可爱的雪孩子雕塑相映成趣,为节日增添了一抹亮色。
北郎中花木中心盛放的三角梅。
北郎中花木中心技术员张超介绍,2023年初,中心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从福建漳州引进了100余种近3万盆中高档盆景三角梅,通过花期调控、水肥管理等技术不断迭代优化,成功研发出抗寒新品种,打造了本土三角梅生产基地。今年,北郎中花卉的摆放范围进一步扩大,签订了1万余盆三角梅订单,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100万元。
北郎中花木中心温室内安装了智慧农业采集器。
三角梅养护需要精准控水、控温、控肥,而这离不开智能温室。北郎中花木中心投入资金,推动生产设施智能升级,建造10万平方米智能温室、日光温室等设施,为三角梅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主播为网友介绍盆景三角梅。
“家人们,这个盆景三角梅是我们新培育的,花期长,一年至少开半年花,养好了,常年有花,这个在1号链接……”在“北京三角梅基地”抖音直播间里,主播详细地为网友介绍着新产品。这是北郎中花木中心探索“互联网+”新模式之一。
近年来,北郎中花木中心搭建电子商务营销网络,开通美团、大众点评、抖音等网络宣传销售渠道,通过优化产品包装、丰富文创设计等方式增加花卉“卖点”,助力“北郎中花卉”品牌建设。
工作人员整理蝴蝶兰。(资料图)
北郎中花木中心打造“爆款”的脚步从未停止。2023年,中心结合龙年特色打造了全市唯一龙兰培育基地,成功培育蝴蝶兰最高等级龙兰300余株,加快实现花卉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已实现蝴蝶兰种苗年产量80万株、成花50万株的生产规模,销售额约2000万元,蝴蝶兰实现全年供应。
北郎中农工贸集团副总经理石金鹏表示:“集团在打造花卉新品牌的同时,也注重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多元发展扩展业务,增加花卉的利润增长点,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销售+休闲多元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