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书万古家具博物馆揭幕落成,这是全国最大的中学古家具博物馆,为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创新注入了强大活力。
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书万古家具博物馆。
博物馆展出的古家具,来自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王书万20余年来收藏的物品,涵盖京作、晋作、苏作、广作、滇作、海派家具脉系的精品、孤品等,极具文化价值。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保护与传承的使命感,王书万萌生了与学校合作建立校园博物馆的想法,于是便有了这段文化之缘。
博物馆展陈面积546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集中展示了707件中国古典家具;同时,还陈列着瓷器、银器、铜器、玉石、印章、砚台、书画等藏品335件。
师生在博物馆内上课。
“民族文化与历史在家具上一一体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家具,更是文化的呈现。”在校园博物馆内开展的“指尖生花——服饰与自然”跨学科主题学习展示课上,授课教师周春华将美术、历史、信息、道法学科知识相融合,利用AI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学习,感受古家具传统纹样的艺术美,掌握连续纹样和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在解读古家具情感艺术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小组汇报环节。
“这件汉服的设计采用绿竹龙纹纹样,颜色选用黑色、黄色、深绿色……”课上,初一年级的两名学生运用AI技术,结合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所思,设计出的汉服尽显国风古韵,赢得了师生称赞。
初一(16)班学生李梓嫣说:“我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在博物馆上课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作为组长带领大家完成项目式学习,也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教导主任张娟介绍,博物馆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作为实物教育、实地参观教育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体验机会,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作为拥有全国最大中学古家具博物馆的中学,将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打破传统教育的边界,将文物、历史、艺术等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张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