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晚上,“绿色之音 爱生万物”副中心生态文明主题民族交响音乐会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柳荫广场举办。音乐家们以大运河水岸森林为“舞台”,演奏与生态环境主题紧密契合的交响乐作品,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活动中,音乐家们通过作品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生态环境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教育委员会、区团委、区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活动突破了传统音乐会节目模式,以“爷爷”和“水娃儿”两位人物自孤山到运河之源的求索之路串联整场,通过“跨界”的独特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交响音乐的完美融合。

副区长倪德才在致辞中说,近年来,通州区着力打造“副中心生态文明月”品牌,为副中心百姓提供丰富精神文化体验的同时,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接下来,通州区将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步伐,答好市委“二十年之问”,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样板。

本次音乐会通过人物第一视角的切入,展现出大运河“纳百川育两岸”的博大胸怀。音画的完美结合,诠释四季轮转、生生不息的内涵,启发观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节目最后,以“运河之源也是生命之源”点题,升华了人与天地万物相依相守的叙事主题,呈现出城市副中心各行各业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建设水清岸绿生态宜居之城的不懈努力与可喜成果。

作为2022年生态文明主题交响音乐会的延续与呼应,音乐会还以《春江花月夜》等民族传统音乐组曲,筝、阮、琵琶、笛子、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原汁原味地呈现古乐韵味,带领观众跟随古人的脚步感受山水之美、生态之美,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和对国际生态环保经验的兼容并蓄,以此唤起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共鸣,一起参与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全民行动中。

“能在大运河畔欣赏一曲曲自然赞歌,感受运河文化与美妙视听体验带来的心灵碰撞,我感觉非常好。”观看演出的通州榜样代表李瑞凤表示,希望能继续延续这份来自音乐会的感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一起保护好美丽家园。

据了解,2023年通州区“副中心生态文明月”系列活动除主场生态文明主题音乐会外,还在通州区宋庄镇、马驹桥镇分别举办“生态文明主题知识竞赛决赛”及“绿源‘循’宝‘碳’究课”等主题活动,通过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