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延庆区10个乡镇、110个自然村、1642名职工,区级林场下沉“急速模式”运行。
20天,弹指一挥间。区园林绿化局林业站负责人王晓伟带领林场下沉工作组争分夺秒,用攻坚克难、改革创新、赋能发展的理想信念闯出了区级林场改革的“延庆路径”。
成绩,源于艰苦奋斗,也源于改革创新。
这一切的主体是人。改革的关键在人,难点也在人,区园林绿化局在推进区级集体林场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用耐心、细心、爱心,切实解决林场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的阳光洒进郁郁林海,暖在职工心上。
“我的工龄咋算”“我的工伤还有人管不”“我在哪儿上班,离家近不”“劳保还能有不”……集体林场下沉工作组准备在康绿林场会议室召开政策讲解会,为4个养护队20余名职工详细讲解集体林场下沉政策。可是工作组刚踏进会议室,就被职工们团团围住了,一束束焦灼的目光,一张张焦急的面孔,一个个焦虑的问题,这一切都抛给了王晓伟和他的小组。“大家都先坐下,咱们慢慢来,所有大家关心的问题,都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基层职工对下沉政策不了解,对待遇有疑虑,下沉的难度非常大等情况,王晓伟和集体林场下沉组的工作人员早有准备,他们深知这个时候的重中之重就是“稳人心”。为高效有序开展集体林场下沉工作,他们提前谋划,全面收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资料,不停研究学习,及早琢磨如何做好这次改革,细致梳理了2个区级林场的基本情况,在摸清现有养护人员、地块、资金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文件政策要求,完善了《区级林场下沉实施方案》,编制了下沉乡镇工作流程及政策解读,提高了下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底气足,心不慌。在第一次下沉职工政策讲解会上,王晓伟逐个解答职工的问题,心平气和地安抚职工的情绪。讲解会从早上8点一直开到下午2点,直到最后一个职工满意离开,他才意识到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匆忙地吃了午饭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召集林场管理人员,对上午收集到的职工诉求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汇总材料,商讨解决措施,直到深夜才踏进家门。
为平稳推进林场下沉工作,王晓伟和他的下沉工作组忙碌的身影每天奔波在林间地头,和职工促膝长谈,了解基层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耐心细致为职工宣传解读政策,把政策传达到每位职工。为了确保职工的利益,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他们全方位收集职工意见,了解职工心声,一次次地跑乡镇政府、对接人保局,细致研究人员和管护面积,一步步摸索着制定科学可行的下沉方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在实现职工“工资待遇不降低、原工作年限承继、工伤手续转移”等事项的前提下,圆满完成管护面积7.6万亩区级林场下沉工作。
目前,各乡镇平原生态林管护地里,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管护工人们正在有序开展养护工作,他们干劲依旧。未来,延庆区将持续积极推进新型集体林场的发展和建设,不断优化政策机制,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集体生态林的多重效益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现释放改革潜能,壮大集体经济,享受绿色福祉,增强绿色赋能,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