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政协委员、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晓鸣

编者按:12月15日,区委统战部与区政协联合召开视频议政会,围绕“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打造国际滑雪度假旅游胜地”主题进行协商议政。会上,民主党派、工商联代表以及政协委员、专家进行发言,围绕冬奥遗产利用、冰雪文化品牌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冰雪产业发展保障等建言资政,冰雪产业专家和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交流发言,本报特摘录发言内容,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针对推动延庆冰雪产业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努力打造全产业链的冰雪运动发展模式

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后冬奥”时期,要把冰雪运动发展上升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我们各级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帮助、指导、监督、管理”的思想,政府的角色不单纯是监督和管理,要帮助落户延庆的冰雪企业做大做强,是“服务、帮助和指导”,各类冰雪企业要把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主动融入到延庆区经济发展的蓝图中,只有上下结合,延庆区的冰雪产业才能得到极大地发展。

二是政策措施的保障。延庆如何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冰雪企业落户延庆,是延庆冰雪产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大对于冰雪企业的税收、水电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保障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二、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延庆冰雪运动发展储备人才

人的因素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再好的场地、政策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这里讲的人才,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教练员、裁判员、制冰师等这些,还有懂冰雪懂经销懂管理的高级经理人才,能够通过市场营销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人才。

三、积极推动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提高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质量

我们通过北京冬奥会成功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如何提高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质量,对于“后冬奥”时期冰雪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冰雪场地,要提质升级,来定位延庆冰雪运动或者冰雪产业发展与崇礼的区别和不同,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延庆来体验冰雪魅力。提质,即延庆的每个行业、部门都要围绕扩大冰雪消费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主动作为的质量。升级,就是对现有的冰雪场地进行升级,北京的滑雪场叫“一日游”,因为我们几乎所有的雪场都不具备住的条件,雪场的规模较小,已经不能满足与广大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从延庆到崇礼很近,如果充分有效地利用小海陀高山滑雪赛场、石京龙滑雪场、八达岭滑雪场,打造有延庆本土特色,形成和崇礼有区别的滑雪旅游集聚群,比如,可以由政府牵头发行延庆滑雪一卡通等等,通过各种措施,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延庆来体验冰雪运动,还可以将来体验的消费者留在延庆,而不只是一日游,只有留住消费者,才能带动其他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才能有效利用好冬奥遗产。

四、打造延庆冰雪品牌,努力创造集聚效应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

崇礼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滑雪的集聚效应和自身的滑雪品牌。延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冰雪品牌。延庆有全国唯一的高山滑雪场地小海陀,有世界为数不多的车撬项目中心,有亚洲最大的单体冰上训练基地,充分有效地利用冬奥遗产、打造延庆独特的冰雪品牌,是当前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助力项目发展,总局与北京体育局签订了车撬项目共建协议,未来将助力帮助延庆打造车撬运动之都的名片。

要进一步加大冰雪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着眼于用好长城、世园、冬奥这三张“金名片”,带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建设国际滑雪度假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