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八达岭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延庆区为王庆林、赵福有、崔保山3位烈士在此举行安葬仪式。
上午9时,承载着王庆林、赵福有、崔保山烈士遗骸的棺木覆盖着国旗,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进入八达岭烈士陵园,安葬在新的烈士墓中。党政军民学生各界代表肃立默哀,向烈士敬献花圈和鲜花,沉痛悼念3位烈士。自2019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至今,共有7位烈士迁葬至陵园集中维护。
延庆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涌现出众多英烈人物。区退役军人局成立之初,便将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列为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散葬烈士墓的管理上探索出了一套有效模式。通过与家属签订《散葬烈士墓自行管理协议》,形成政府管理、街乡镇负责、家属自行维护的管理制度,成功解决了烈士墓分散不易管理的问题。“目前,在延庆有32座家属维护散葬烈士墓,分布在12个乡镇的山间、地头、路边。”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刘倩倩说。
战争年代,许多烈士牺牲后,家属依风俗将其安葬在自家坟院。1954年八达岭烈士陵园建成,但当时不少烈士家属们更愿亲自守护,因此部分烈士墓未集中管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烈士的直系亲属也已不在,将散葬烈士墓迁葬至陵园集中保护性维护,逐渐成为烈士褒扬工作的重点。
在刘倩倩手里,有一张家属自行维护的散葬烈士墓统计表,上面详细记载了烈士、烈士墓、烈士家属的信息。每年清明节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都会按照表中信息走访烈士墓,并重点对有迁葬意愿的家属进行走访。在今年走访过程中,王庆林、赵福有、崔保山3位烈士的家属要求将烈士遗骸迁葬至八达岭烈士陵园集中安葬。
让每位烈士都被铭记,让每座烈士墓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我们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用好红色资源,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不断开创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新局面,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妫川巾帼英烈守护队队长耿书慧说。
又讯 4月3日上午9时,大榆树镇在小张家口村开展“缅怀英勇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清明节祭扫活动,大榆树镇工作人员、各村烈属与退役军人代表,以及大榆树中学初一全体学生等100余人参与活动,大家用实际行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全镇上下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