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区迎来极端大风、强降温天气。全区各部门单位、街道乡镇迅速行动、高效应对,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平稳运行。
筑牢防线全力应对大风降温天气
在极端大风天气到来前,为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各部门迅速行动,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全力以赴应对大风降温天气,以“早部署、快行动、严落实”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这场“强风”考验,区园林绿化局全员行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多措并举做好防范工作。区园林绿化局组织各乡镇街道及有关单位对枯死树、危险树木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巡查主次干道及公园绿地。森林防火部门全员上岗,严格落实封山措施,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同时,全区园林绿化施工单位立即停工,切断电源,并加强对裸露地面及物料堆放场所的扬尘管控,各公园景区全面排查设施设备安全隐患,设置安全提示牌,引导游客远离危险区域;应急值班室24小时值守,确保接诉即办渠道畅通。
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组织工作组深入辖区设施农业重点区域,对蔬菜大棚、养殖棚舍等设施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指导农户科学防风加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在沈家营镇古仁农场,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重点对大棚结构稳定性,棚膜固定和破损情况及电路设施安全等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隐患“不过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户们细致检查了棚体骨架、压膜线、地锚等关键部位,修补破损棚膜,避免风力撕扯扩大裂口。截至11日,15个专项督导组,种植、养殖等相关科室共计出动180余人次深入一线开展检查指导,排查设施农业园区40余家,巡查大棚10702栋,发现隐患23处,督促主体及时进行棚膜压实,关闭通风口,清理易燃可燃堆放物,并与主体签订大风极端天气应对告知书,要求园区在不影响生产和安全的前提下切断大棚电源,防止次生火灾发生。检查养殖场30家,发现问题6处,均督促整改加固。同时要求企业停止室外农业生产活动,撤离安置相关人员。
区住房城乡建设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做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工作。4月11日,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工作人员来到首都体育学院延庆校区施工工地,重点检查塔式起重机等关键设施设备。与此同时,还细致检查了围挡、围墙及临建房屋等临时设施结构的稳固性,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维修加固,从源头上杜绝次生灾害的发生。“我们在加强隐患排查的同时,督促各项目做好应急人员和物资储备,加强应急值守,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做好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在大风过后尽快恢复生产。”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工程管理科副科长王新亮说。
为保障城市安全,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迅速行动。在城区道路现场,工作人员忙碌地加固交通护栏,他们仔细检查每一处连接点,确保护栏在大风中稳稳站立,守护道路交通安全。与此同时,高空作业也在同步进行。工作人员登上作业车,拆除道路悬挂的路名牌,防止其被大风吹落造成危险,延龙路等点位节日景观灯也被逐一拆除,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全区共享单车减量40%,避免大量倒伏影响出行安全。应急队伍安排45名队员及车10辆,对城区交通设施、亮化设备等进行全面排查,并迅速修复破损、故障设施。同时,大风天气期间,每日部署110名备勤人员与40辆备勤车辆待命。“自大风预警发布以来,养护队分班轮换,24小时不间断作业,力争大风来袭之前把隐患降到最低。在此期间,我们加强巡查频次,紧盯重点点位,检查并加固防高空坠物和倒伏设施,确保突发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置。”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养护队副队长申强说。
八达岭长城景区严阵以待,全力做好大风天气应对防范工作。4月11日上午,在八达岭长城景区道路周边,工作人员使用蜡旗绳对城上城下垃圾桶进行捆绑固定,对景区道路围栏、干枯树枝、户外围板等进行全面摸排,消除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岔西停车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积极引导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及时关闭存在安全隐患的停车区域,最大限度降低景区安全风险。
群众安全无小事,全区各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极端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着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风”而动全力保障市民安全
4月12日,阵风仍在持续,全区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迅速行动,持续作战,全力守护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月12日17时30分左右,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东顺城街妫川路主干道树木的枝干被大风吹得摇摇欲坠,折断风险陡增,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巡查人员立即在现场设置警示标识,提醒附近居民绕行,并开展紧急作业,用油锯迅速将风险树枝砍断,恢复道路整洁。“预警期间,我们会定时巡查城区主干道以及公园,重点关注树木倒伏情况,一旦发现险情立即进行清理,防止树枝掉落砸伤行人和车辆,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北京夏都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城区绿化队项目经理部经理徐云说。
截至4月13日13时30分,区园林绿化局共出动巡查人员265人,车20辆,发现倒伏树木37株,已处理31株,折枝243处,已处理203处,处理树木压线1处,无影响交通及城市运行情况发生。
此外,记者从区科信局了解到,大风还造成光缆掉落及线杆倾斜倒伏,主要集中在延庆镇、张山营镇、大庄科乡和永宁镇,均已第一时间安排相关单位进行处置。
4月12日上午11时40分,永宁镇狮子营村北侧一厂房屋顶被大风掀翻,导致对街4户居民屋顶受损,2根电线杆折断,进而引发狮子营村一半村民家断电。事故发生后,永宁镇立即组织镇消防中队、永宁供电所以及歌华有线公司赶赴现场,对压在电线杆上的掀翻屋顶进行破拆,并连夜开展电网和线网的抢修作业。当晚10时,狮子营村已恢复正常的供电及线网运行。据了解,截至目前,此次大风天气共造成永宁镇域内树木倒伏、房屋破损、公交站牌倾倒等各类突发情况8处,全镇范围内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4月12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在沈家营镇镇域八峪路、延琉路等主要交通干道及部分村域道路,陆续出现15棵高大树木倒伏险情,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和镇域群众出行。镇机关干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助疏导交通,提醒过往村民注意安全。公路分局、镇集体林场、公路养护站共67名专业人员迅速集结,携带电锯、机械车等设备全力投入清障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清理工作。
针对大风天气导致刘斌堡乡营盘村出现缺水的情况,刘斌堡乡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出动水车,紧急为受影响的259户310名村民送去饮用水,缓解村民用水困难,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用水。水车抵达村庄后,工作人员立即展开工作,村民们纷纷携带容器前来取水,现场秩序井然。同时,刘斌堡乡实施24小时值班制,密切关注各村动态,耐心解释现状,安抚村民情绪,有序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12日上午10时40分,儒林街道格兰山水二期社区物业人员在巡查中发现,路上一棵树被大风吹倒压住了围墙。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上报街道相关情况,经协调园林绿化局,11时40分就将倒伏的树木锯除、分割运走,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这场抗击大风天气的行动中,百泉街道、延庆镇、康庄镇、大榆树镇、井庄镇、千家店镇、四海镇、珍珠泉乡、大庄科乡等地也迅速响应,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紧急处置突发情况。全区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逆风而行,协同作战,多措并举,迅速有效地应对了大风天气带来的各种挑战,确保了群众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协同推进城市运行有序恢复
随着冷空气势力减弱,4月13日17时30分,区气象台降级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我区各部门迅速响应,落实相应措施,平稳有序恢复城市运行。
气象预警调整后,全区建设工程领域实施分类管理。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第一时间部署施工工地按黄色预警要求复工,除高处作业、土方作业、动火切割作业外,装饰装修、二次结构、水电安装等不受大风影响的室内施工工序有序恢复。同时,全面排查施工现场临建房屋、工棚、临时用电、消防设施等重点点位安全隐患,严格室内动火作业报备程序,并组成4组复工检查小组进行现场督导,确保隐患排查和生产恢复到位。同时,结合受损情况和风力情况,分批组织物业公司对住宅小区因风受损的27处点位进行维修。
区城市管理委积极推进风后恢复工作,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和城市环境整洁美观。第一时间全面开展水电气热受损设备设施维护,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积极配合区供电公司开展树线矛盾、线下农业设施大棚、建构筑物等隐患排查治理。大风趋于结束后,还将组织全域开展“大扫除”活动,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督导权属人按规范要求设置广告牌匾,检查结构性隐患并尽快加固修复,防范次生灾害,开展辖区管理范围内的路灯、景观小品等受损城市家具修复工作。
全区公共交通已全面恢复正常运营。919(慢)路、877路、925路、区域公交18条山区线路、市郊铁路S2线及高铁延庆支线已正常运行。危险化学品运输、旅游客运、驾驶员培训、道路货运等交通行业均已恢复运营。对于在大风中破损的29处公交站亭(牌)和5处执法站,区交通局将加快推进修复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各景区正积极筹备重新开放。景区工作人员正全方位排查风险隐患,对重点区域出现的倒树、标牌、墙皮等进行清理修复,同时检查水、电、机器等设备设施,确保正常使用,并全面整理停车场、主要道路、广场等区域环境卫生,为恢复接待做好准备。据了解,目前,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已恢复开放,其余涉山、涉林的等级景区和乡镇小景区仍在筹备中,待隐患排查和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有序开放。
区农业农村局全面核查农业受灾情况,已启动快速理赔机制并组织专家开展灾后生产指导。集中力量摸排辖区内设施农业园区及畜牧渔业受损情况,核实受损大棚、厂区数量、面积、受灾程度,协调保险公司,按照“快查勘、快定损、快理赔”的原则做好农业政策保险理赔服务。截至4月14日10时,15个主体报险,8家设施农业企业进入理赔流程,预计一周内完成现有理赔。同时,组织蔬菜、农机专家指导团队实地查看设施农业园区受损情况,现场指导开展棚膜修补等工作,并做好在种蔬菜灾后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措施。
截至目前,延庆区各领域恢复工作稳步推进,各部门以“隐患零遗留、安全零漏洞”为目标,持续强化极端天气后风险管控,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尽快全面恢复正常,为市民营造安全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