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产学研协同赋能芝香溢彩耀芳华”永宁镇吴坊营村灵芝产业链启动仪式在吴坊营中医药文化主题基地内举行,区农业农村局、永宁镇、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冠县相关领导以及灵芝园合作企业代表百余人参加仪式。同时,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乡村振兴村书记主播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等20余人到场助力,为这场灵芝产业盛会增添了别样活力。

当天,在大棚外的签约台前,吴坊营村、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冠县三方代表共同签下“产、学、研”合作协议。而在灵芝大棚内,村书记主播团的成员们早已架起直播设备,将镜头对准了大棚里刚绽放的灵芝——菌盖圆润饱满,表面纹理如天然水墨画,在智能调控的适宜温湿度环境中,散发着淡淡的菌香。

“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吴坊营村培育的灵芝,不仅能入药,做成盆景摆在客厅也特别有格调。”主播代瑜年举着手机边走边介绍,镜头扫过整齐排列的灵芝繁育架,“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灵芝,都是在现代化钢构大棚里生长的,绿色又健康。”直播评论区里,“怎么购买”“想去现场看看”的留言不断刷屏。

“有了主播们的宣传,还有这些专业辅导员的指导,我们对灵芝产业更有信心了。”永宁镇吴坊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春瑞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你看这两个大棚里的3万余株灵芝,以后不仅能通过线下认购销售,还能通过直播走向全国,今年年产值预计能达百万元。”

截至活动结束,主播团的直播累计吸引超2万人次观看,当场达成灵芝鲜品及盆景认购意向100余单。吴坊营村的灵芝香,正顺着网络信号,飘向更远的地方。

吴坊营村地处永宁镇,是满、汉、蒙多民族共居的家园。近年来,该村始终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在永宁镇“西菜东菇”产业布局引领下,筑牢产业根基。建成现代化钢构大棚,积极推广鱼菜共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有机结合,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闭环,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提升了农业效益,为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

与此同时,吴坊营村深挖中医药文化底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携手构建“校、企、村”“1+6+1”协同模式,建成中医药创新博物馆,培育10亩百草园,试种苍术等特色药材,既为文化传承扎下了根,更为今天灵芝产业链的启航打下了基础。

“未来,我们将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打造更多元的研学基地、更具特色的民俗文旅体验,让传统智慧焕发当代活力。同时,我们还会深挖中医药文化里的宝藏,开发出灵芝盆景、九种体质养生茶、药材标本教具、文创合香珠等一系列有故事、有温度的产品,让游客能带得走‘吴坊营记忆’。”吴春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