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高村镇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抓关键要素、严规范管理、强队伍建设、夯服务实效,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真正建设成为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温暖之家”。
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有章有法
要素齐全。规范优化工作制度、工作内容、组织架构等管理制度,并统一上墙。在显著位置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创城公益广告、卫生健康知识。镇文明实践所所在街道每隔200米设置一处创城公益广告,营造文明向上的宣传氛围。管理规范。科学策划文明实践活动,并按照章程管理,做到文明实践活动设计策划上心、计划安排上墙、活动记录上账,并定期巡查检查,及时整改。队伍专业。各文明实践所(站)专人落责,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东高村镇文明实践所制度上墙
每隔200米设置一处创城公益广告
文明实践活动有力有序
注重创新活动形式,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结合实际情况,以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到“微网格”基层治理。发挥“微网格”亲民、便民作用,开展政策理论、文明礼仪、疫情防控等宣传,并发布活动信息、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以社会文明素质提升推进基层治理。将文明实践活动拓展到网络空间。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灵活开展各类活动,累计开展线上亲子阅读活动3期,文化惠民云课堂74期,以网络的便捷度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文明实践活动延伸到大街小巷。在镇村主要街道、广场、市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文明交通、“门前三包”等文明创城志愿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家乡治理的自豪感和获得感。将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到千家万户。结合镇重点工作,采取敲门入户的形式,通过唠嗑、拉家常等方式,到群众家中宣传创城知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累计发放创城一封信卷轴等宣传材料1万余份。
利用微网格进行宣传
线上开展文化惠民云课堂
志愿者进行“门前三包”宣传
志愿者向群众发放《创城一封信》福字挂轴
文明实践内容有声有色
围绕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市民教育、科普宣传、健身活动五大主题,每月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文明实践矩阵。理论宣讲深入人心。整合理论宣讲和百姓宣讲队伍,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金句诵读会”等理论宣讲活动,提升群众看齐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充分融合文化艺术元素,以春节、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创城文艺演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等。创作《守好平谷南大门》《放歌文明东高村》等创城文艺作品,展现东高之美和群众的爱乡之情。市民教育引领文明。开展“治五乱”、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美化家园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正面引导,培育村民文明向善、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习惯。科普宣传提升素质。宣传冬奥、冰雪、疫情防控、普法、健康等知识,提升群众整体素质。健身活动助力健康。组织开展泃河徒步、第一届华东杯篮球比赛、全民运动会等健身活动,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2022年,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真正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为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供给站”和思想理论学习的“加油站”。
东高村镇文明实践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美家庭七夕文化活动
志愿者积极参与扫雪铲冰活动
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伴河骑行拥抱休闲新时尚
文明实践成果有质有效
坚持用文明实践为创城“赋能”,实现文明实践“接地气儿”,文明创城“有人气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个人和集体典型,如:诚信助农的青年创业带头人熊宇金、乡风文明的南宅庄户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崔家庄村等等。这些优秀个人、集体典型,在各自领域,默默耕耘,不懈奋斗,发光发热,引领带动更多群众汇聚文明力量,助力高大尚平谷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东高村镇爱心企业积极捐赠抗疫物资
未来,东高村镇将继续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城乡治理深度结合,有效发挥志愿热情和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