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委宣传部 报送

一、案例简介

向阳街道在市、区及燕山工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文明城区创建的总体目标,以市民综合素质良好、基础设施维护升级、环境整洁优美、宣传教育深入为主要内容,抓重点,出实招、重特色,不断将文明创建工作引向深入。2024年,向阳街道积极探索居民自治新路径,关注小微治理,为进一步改善黄土裸露,美化绿地环境,引导、发动、吸引更多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推出“一米花园”认养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二、案例背景

向阳街道的富燕新村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区属于央企福利分房,物业费低,物业管理水平有限,普遍存在着绿化区域缺乏养护、裸露荒地多、居民随意穿行、宠物随意踩踏绿地现象。通过前期走访发现,社区居民对裸露荒地意见很大,也有一部分居民已经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改善居住环境。通过和居民沟通发现,有部分居民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有技术,愿意参与社区美化环境的行动中来。面对“喜欢种植但家里没有条件”“想要利用空余绿地”等居民需求同社区环境治理之间存在的矛盾,街道、社区广泛征集物业代表、居民代表和专家的意见建议,通过多次座谈协商和实地考察,借鉴宏塔社区“党建花园阵地”的宝贵经验,正式推出了“一米花园”认养项目。

富燕二区召开“一米花园”认养启动仪式

三、主要做法

(一)居民议事,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依托社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居民议事厅”实现畅通民意、倾听民生、协商民事、凝聚民心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形成以美化替代治理,以“共治”代替“专治”的小区管理新模式。

(二)四方联动,变“裸地”为“花海”。向阳街道精心打造29处“一米花园”,通过属地街道联合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业,实地踏查选取小区裸地作为花圃用地,委托专业人员进行花园的构建和花种的播撒,同时发动社区中的花卉爱好者组成36人园艺志愿者队伍,签订“一米花园”领养公约,负责定期浇水、除草、施肥、修剪等日常养护工作,形成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态势。

(三)以花交友,搭建社区与居民沟通新桥梁。为了方便社区园艺志愿者交流心得,房山区通过各乡镇、各社区还搭建了志愿者交流微信群,定期开展花卉种植培训,将居民的兴趣爱好发展成系统知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居民的美学素养和环保意识。同时组织成果展示、花园评选等活动对种植效果好的园艺志愿者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地区居民对花卉种植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区共享、共治的理念,助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让花香飘满社区。

社区居民自发为富燕三区5号楼西侧处一米花园进行松土

四、工作成效

通过“一米花园”认养项目:一是提升社区环境品质。通过打造共享微景观,社区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闲置的空地被改造成了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微景观,增加了社区的绿色空间和文化氛围。二是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协商议事和微景观打造过程中,居民们积极参与,共同讨论方案、分工合作,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居民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得到了提升,更加愿意关心和参与社区事务。三是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通过参与社区协商议事和微景观打造行动,居民们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了自我管理和社区治理的能力。四是培育社区“一米花园”共享微景观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专业培训,提升志愿者们的园艺知识与技能,同时加强团队建设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培训与交流,让志愿者们更好地理解“一米花园”项目的理念与要求。五是搭建沟通新桥梁。通过社区“一米花园”微景观打造行动,搭建社区与社区“好邻居”成员单位沟通联系的桥梁,“好邻居”单位既能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又可以服务群众,奉献社区,达到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目的,让辖区单位在为民办事中凝聚民心、聚合民力。

“一米花园”共享微景观打造行动,根植于社区协商议事的深厚土壤之中,其核心理念在于“共建、共治、共享”。随着社区协商议事在微景观打造行动中的成功实践,其应用领域亟待进一步拓展,以充分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未来,向阳街道将继续坚持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与更多社区事务相结合,从而实现社区共享、共治的理念,助力全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富燕二区居民与认养花园进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