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委宣传部 报送

一、案例简介

为不断深化我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区教委开展“文明筑梦 少年当先”——2024年昌平区文明好少年创建系列主题活动。最大限度扩大参与范围,在全区优中选优,选树300名文明好少年代表,充分发挥文明好少年的示范带动作用,多样化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二、案例背景

为不断深化我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2024年昌平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文明好少年”创建工作作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提升区域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立足“以少年带动家庭、以家庭辐射社会”的工作思路,通过创新选树机制、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打造特色实践品牌,推动文明理念融入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培育具有示范效应的基层精神文明先锋力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昌平经验”。

 

昌平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于10月20日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展2024年“文明捡跑 绿色同行”昌平文明好少年文明创建主题实践活动

三、主要做法

全域覆盖,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立“家庭申报—学校(社区)推荐—部门联审”三级选树机制,聚焦“有梦想、讲文明、敢奋斗”三大维度,在全区22个镇街596个村(社区)、19所文明校园中,分层分类选树300名具有时代特质的文明好少年。通过典型示范实现“一少年带动一家庭、一家庭影响一社区”的链式效应,基层创建覆盖率提升至100%,涌现出“非遗传承小使者”“社区环保小卫士”等特色典型。

全媒传播,打造青少年文明实践“新声代”。构建“1+N”融媒体宣传矩阵:以“文明昌平”公众号为核心阵地,联动区级融媒体中心、校园电视台、社区(农村)精神文明宣传视屏等载体,推出《少年说文明》系列MG动画36期。通过青少年视角演绎《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礼让斑马线”趣味情景剧、“孝老爱亲”手绘故事等原创作品,全网传播量突破200万次。创新开设“少年文明观察员”专栏,让获评少年化身“文明推荐官”,以短视频日记形式(Vlog)记录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实践故事,形成“少年发声、社会共鸣”的传播效应。

全程实践,创新文明创建“成长赋能”模式。开展“好少年家风故事征集”,挖掘孝善传承、绿色生活等家庭案例112个,编印《昌平少年家风录》。组织“文明趣捡跑”志愿活动42场,创新“捡拾垃圾换积分”“环保艺术共创”等形式,带动2.3万人次参与。与区内8家文明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开展“文明小主播探访文明单位”活动,组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科技园录制文明导览视频。推出“小手拉大手”家庭承诺计划,通过“文明旅游打卡地图”“低碳生活21天挑战”等活动,推动3.6万户家庭签订文明公约。

昌平区委宣传部制作【昌平少年说文明】系列MG动画短片,做公共场所的文明守护者

四、工作成效

昌平区文明好少年创建主题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开展活动280余场,青少年直接参与达5.8万人次,带动家庭参与超10万户。相关活动被《北京时间》《昌平新闻》等市区两级媒体多次报道,文明小主播作品接入区级各类宣传阵地滚动播放,形成“少年榜样引领文明新风”的昌平品牌效应。通过将青少年培养为文明创建的“生力军”“传播者”“践行者”,有效激活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末梢神经”,为新时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提供创新范本。以身边“文明小故事”持续激发居民同创共建的内生动力,有效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