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是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里屯商圈作为北京的潮流地标,国际化程度高,烟火气息浓厚,有着“时尚风向标”“夜京城”等美誉。近年来,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工委立足辖区实际,以党建引领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商圈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9座大型商务楼宇,5000余家注册企业,3.5万名从业人员……如何让商圈企业更好地融入地区发展?“我们按照‘同在楼里,就在身边’‘有问题找商圈党委’‘共建三里,荣耀有你’三大工作理念,通过商圈党委搭建起企业间的‘朋友圈’,让资源流动起来、感情互通起来。”三里屯街道工委书记孙曙光表示。
立足区域实际,三里屯街道工委探索打造“商圈治理共同体”,在辖区范围内划分长虹、雅秀、工体3个商圈,分别选举成立商圈党委,设立商圈治理委员会、商圈党群服务分中心,以服务为突破口,破解商圈企业发展难题。
“这家小微企业急需帮扶。”在一次整理走访台账时,长虹商圈党委书记陈德龙着重圈出了中宇大厦一家名为“蓝快计算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企业。“走访中我了解到,这家企业急需在产品促销上加大力度,又发愁没有平台。”陈德龙一边协同街道有关科室、部门提供政策支撑及各项保障,一边在朋友圈、物业群等平台帮忙宣传。
在商圈党委的协调下,中宇大厦党支部为楼内各企业提供了场地,企业可在一楼大厅举办各类展销促销活动。蓝快计算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有了就近设展板、开展“面对面”宣传的机会,也很快解决了宣传促销的难题。
雅秀商圈内,医美行业商家较为集中,商圈党委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怎样服务能让他们受益”,既要做好“贴身”服务,也要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此,雅秀商圈党委联合街道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了三里屯地区医美企业广告发布培训会,助推医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样,近日,商圈党委还积极响应企业需求,协调推动在中宇大厦安装快递柜,解决了大厦住户和员工的快递存放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商圈的服务水平。
为提升商圈凝聚力,三里屯结合区域特色打造了长虹商圈党建长廊、雅秀商圈港澳青年汇、工体商圈海隆石油大厦“七站合一”工作站等,引导辖区企业建设线上线下党建阵地,以阵地促服务,通过党建促发展,让大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如今,“有困难找商圈党委”成了商圈叫得响的党建品牌。商圈党委与企业建立起日常联系机制,工作人员积极走访辖区企业,收集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对接相关部门或搭建服务平台。自商圈党委成立以来,街道和商圈党委累计走访企业2000余家次,建立完善企业台账,形成商圈服务、资源、需求三个清单累计10类141项,推动解决企业各类诉求600余件。
此外,商圈党委还广泛发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商圈治理。商圈党委成立以来,街道非公党支部从原有的56个增加到65个,商圈党委坚持“党建带群团建”,共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277个、覆盖辖区430余家企业。商圈党委积极动员志愿力量参与商圈治理,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在雅秀商圈建设“益立方”和“骑手驿站”,拓展支援服务活动空间,为新就业群体及居民游客提供便利。同时,依托行业资源成立了物业联盟、拥军联盟等,共同参与商圈的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商圈治理共同体的建设。
“三里屯街道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商圈、企业、人才各类主体的政治功能、服务作用,使区域商圈呈现出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活动联办、资源联享的新格局。”孙曙光介绍说,未来,三里屯街道将积极探索,打造商圈治理共同体,为“两企三新”党建提质增效,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