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住房难问题如何解决?朝阳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构建起“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让新就业群体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为他们筑起一个个温暖的“幸福”。

  顶层设计领航 建设暖居寓站

  “以前租房子很贵,一家人住得4000多元,现在通过政策申请到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司还给补贴200元,每个月能省下1000多元。”美团骑手陈先生一家租住七彩家园后,节省了一笔租金,感到生活压力都小多了。

  朝阳区将新就业群体住房保障工作视为民生大事,印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20条措施,实施暖居工程,建设暖居寓站,发布“朝阳2万个床位”计划,全力构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品质社区服务”模式,助力新市民、新青年、城市运维人员从“一张床、一间房”逐步升级到“一个家”,推动实现住有优居,服务职住平衡。

  目前,朝阳区已推出15292个床位,涵盖城市建设者之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房源等多个项目。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推出20000个床位,为新市民、新青年、城市运维人员提供更加充足的住房保障,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在朝阳区找到家的归属感。

  多元供给发力 满足多样住房梦

  朝阳区通过平急两用、保租住房、城市更新三种模式,构建起多元供给体系,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

  七彩家园在设计之初就规划建设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经过精心改造,成功转型为城市建设者之家,提供4910个床位。走进七彩家园,屋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园区设施完善,为新就业群体营造了优质的居住环境。

  饿了么骑手李先生是七彩家园的新住户,入住一个多月,便对这里赞不绝口。“以前跟人合租,条件差,每个月900多元房租。现在住七彩家园,18平方米的单间,月租金才800元,房间内电视、热水器、空调、沙发、洗衣机等配套齐全,工作人员服务周到,连卫生纸、牙膏、牙刷都准备好了。”李先生算了一笔账,现在光是电费一个月就能省200元,房租每月也省200元,一年下来,孩子学费就有着落了。

  此外,朝阳区还打造了晨光家园租房标杆项目,设有9套房源、60个床位,屋内家具家电齐全,每套房源还配有公共卫浴、活动区等。统筹马泉营项目200套(1090个床位)保障房房源,探索集体宿舍“N+1”改造,增加“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元化住房类型供给,面向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保安等一线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开展对接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申报登记及资格审核工作,后续将办理选房及签约入住工作。

  朝阳区在整合多个项目,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元住房保障的同时,还在运营主体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拓宽房源筹集方式。将台地区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小爱公寓”,以低于市场价租赁,为新居民融入城市提供了有益实践;高碑店、八里庄地区企业整合房产空间,打造骑乐荟暖居保障工程,为网约配送员等群体提供物美价廉的居住空间。

  “安居+乐业”打造温馨服务圈

  在保障“住有所居”的同时,朝阳区整合人社、工会等部门资源,构建了就业服务大厅、卫生健康、应急培训等多场景服务平台,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便捷舒适的生活圈。

  “春节前,得知我春节不回家,物业工作人员还上门邀请我一起过春节吃饺子,送了春节礼包,感觉很温馨。”快递员张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七彩家园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职介服务、送技能培训、学历提升、送卫生健康、送慰问关爱、送法律援助、送亲子游学等“七”服务。同时,开通接驳通勤班车,缓解交通不便,不断完善园区服务设施,多功能厅、便利店、健身房、会议室等功能于一体,全方位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

  为方便入住的新就业群体就近就医,骑乐荟项目联合社区医院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并定期开展急救培训。“这里不仅是住处,更是融入城市的起点。”租住骑乐荟的外卖员王女士说道。

  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协同相关部门继续优化房源类型和服务模式,提高区域项目对接精准度,确保新就业群体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住房保障服务。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新就业群体在朝阳区能够真正实现安居乐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