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朝阳环路上中心隔离带的月季花惊艳到了,开车在路上,有逛花园的感觉,这大概就是花园城市理念‘奔现’吧。”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点赞道。
眼下,正值月季盛花期,在朝阳到处盛放的月季花绘就了“一城花开半城锦”的浪漫画卷。眼前美景让人忍不住想问:朝阳的月季为什么这么美? 花儿为什么这么艳?
百万株月季绽放
一城花开处处景。当下,月季花把朝阳区的三环路、四环路等主要交通干道、大街小巷、公园妆点得如梦似幻,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奔赴朝阳,共赴月季之约。
“我区公共绿地共有各种月季100万余株,其中藤本月季墙约8.5万延米,品种月季和丰花月季约9.5万平方米。”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李大鹏介绍。
车行朝阳,一路花一路景。主要交通干道、重点街区以及7.2公里的国贸桥区,各类月季盛放,会变色的“光谱”、粉色的“安吉拉”、橙色的“西方大地”、深红色的“御用马车”……繁花簇拥,姹紫嫣红,绵延不断,为城市戴上了“花环”,哪怕是红绿灯停驻的时间,车窗都会成为流动的画框,花朵的魅力加上自然的魔法力量,在一呼一吸之间抚慰在这座城市奔波的人们。
邂逅一路繁花的同时,还有不少市民特意来打卡蓝色港湾的月季花墙、朝阳公园的月季花海、太阳宫公园的月季园……不少市民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游玩攻略。“太阳宫公园的月季园,自带浪漫滤镜。玫瑰、月季、蔷薇争相怒放,搭配花墙、风车、长廊、花屋,随手一拍都很好看。”
月季品种不断“上新”
“朝阳的月季花处处成景是因为我区种植月季时间长,并与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等专业力量进行合作,不断上新品种,让月季花在朝阳开得更美。”李大鹏介绍。
月季花是北京市花。2008年以来,朝阳区三、四环主辅隔离带以及主要街区陆续实施了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在原有绿地的基础上,丰富植物层次,统一风格,选择了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光谱”“御用马车”“安吉拉”等藤本月季。2022年,我区又在三环路中心隔离带和机非隔离带增加了“亚克力红”“绝代佳人”等红色系月季。今年,又在国贸桥区上新了粉色系的“约定”等品种,丰富朝阳月季景观。
在“花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我区还联合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在大望京公园打造“一园一花一品”月季主题核心展区。大望京公园有月季400余个品种、4.8万株,其中就有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冯慧培育出的新品种“粉花毯”“红五月”“新时代”“春潮”“可爱冰淇淋”等品种。
“这些咱们自育的品种更‘皮实’,都是抗寒抗旱、连续开花能力强的月季品种。”冯慧介绍说,想要自育出一个优秀的月季品种至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每当看到培育的新品种运用到城市美化中,她就觉得特别高兴。
“粉花毯”,就是冯慧和团队经过多年培育而成。“培育一个新品种,要先选定好新品种的父母本做杂交,在经过育苗、扦插、嫁接和接穗等多年培育之后,还至少要经过三个冬天没有冻死,才能在北京推广应用。”冯慧说,目前,团队正在培养“摇滚”等多个新品种,未来,也将运用到花园城市建设中去,把北京、朝阳装扮得更靓丽。
精心养护花更艳
“一城花开半城锦”的浪漫画卷,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实现的,要经过多年的精心呵护。区园林绿化局通过不断补种,改善浇水方式等,才有了如今刷爆社交媒体的“绝美月季花墙”“空中花廊”“一路生花”。
“区园林绿化局始终将月季管理作为打造朝阳区精品景观的重要工作,克服低温、盐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每年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养护计划。”朝阳区公共绿地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戈说。
区园林绿化局一方面采取补植补种的方式及时对老龄老化的苗木进行更换,加大管护力度,提高月季成活率;另一方面,根据月季枝条的长势进行绑扎处理,防止出现花枝倒伏的现象,营造层次错落有致的花墙景观。
“除了街头集中绿地和公园的月季花之外,最吸睛的要数三环、四环等城市主次干道隔离带中的月季花墙。”杨戈介绍,由于隔离带本身条件较差,再加上储层薄、储水空间少等,给养护造成了一定难度。
为了降低养护难度,区园林绿化局还跟科研院所合作选择耐高温、自洁性的品种,比如“绝代佳人”开完花后残花会自动脱落,就节省了剪残花的环节,降低了因为养护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同时采用自动定时滴灌系统,分别在凌晨、傍晚和夜间进行自动浇水,避免高温时段浇水对月季造成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探索,园林绿化部门已经可以通过修剪、施肥等养护技术,精准控制花期,让月季在全年的7个月中都可以有花绽放,市民在5月至11月期间都能赏花、闻香,与满城月季花同呼吸、共浪漫。(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