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麦子店街道枣营社区以“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暖心社区”为主题,依托“暖心社工”专业社会服务项目,举办首场“社志摊主”非遗市集嘉年华活动。活动通过多元非遗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搭建居民邻里沟通桥梁,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居民日常生活,为麦子店街道“五宜”社区建设注入文化动能。
活动现场,非遗技艺体验区成为核心亮点,多个体验摊位前早早聚集了热情参与的居民。在传统年画制作区,来自麦子店街道的工作人员化身“文化讲解员”,细致解读每幅年画背后的民俗寓意与历史故事,并现场示范勾线、上色等绘制技巧。居民们手持画笔,在素白画纸上勾勒吉祥图案、填充鲜艳色彩,不一会儿,一幅幅兼具传统韵味与个人创意的年画作品相继完成,不少居民还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现场氛围热闹温馨。
手工灯笼体验区同样人气高涨。主办方提前备好木质框架、环保胶水、LED串灯等制作材料,工作人员分步骤讲解灯架搭建、木框拼接、灯带连接的操作要点后,居民们迅速投入实践。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遇到拼接难题时及时向工作人员请教,经过近一小时的协作与创作,一盏盏造型精巧、光影柔和的手工花灯陆续成型。“自己动手做的灯笼特别有意义,既能装饰家里,还能给孩子讲讲传统灯笼的文化,”参与活动的枣营社区居民王女士说道,她还特意与亲手制作的花灯合影,记录下这份“非遗成就感”。
兔爷制作体验区则让居民感受到了老北京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工作人员以实物展示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兔爷“三瓣嘴、长耳朵”的经典造型特征,以及其作为老北京中秋民俗符号的文化内涵,同时示范面部雕刻、纹饰设计、色彩搭配的技法要领。居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专注刻画兔爷的灵动表情,有的精心设计腰间的吉祥纹饰,经过耐心创作,一个个形态俏皮、活灵活现的兔爷作品从指尖诞生,成为居民带走的“文化小礼物”。
除三大特色体验区外,香囊制作、传统拓印、风筝绘制、纸浆画创作等非遗项目也同步开展。居民们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体验内容,或专注穿针引线制作驱蚊香囊,或手持拓板感受传统拓印的肌理之美,或在风筝面上描绘山水、花鸟图案,沉浸式的体验让大家近距离触摸非遗文化肌理,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活力。
据了解,此次“社志摊主”非遗市集嘉年华是枣营社区“暖心社工”项目的开篇活动。下一步,朝阳区麦子店街道枣营社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暖心社工”服务内涵,陆续推出涵盖文化、便民、公益等领域的多元化服务活动,构建专业化服务矩阵,并重点打造“麦巷嘉年华?多元共融”社区服务品牌。通过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归属感,助力麦子店街道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宜学”的“五宜”社区,推动街道社区治理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