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小红门地区“童心探世界友好看红门”儿童友好观察团启动训练营在鸿博郊野公园举行,50组亲子家庭共同参与,标志着该地区“一米友好观察团”正式组建。此次活动旨在响应《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空间友好”与“权利友好”落地,通过引导儿童以“一米高度”观察公共空间、表达需求,撬动社区共建共治,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入“童声”力量。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活动目的、流程及规则,重点阐释了从“一米视角”观察城市的独特意义——这一高度贴合儿童生理特征,能更精准捕捉公共设施中与儿童相关的细节,如低矮处的标识标牌、洗手台高度、安全护栏设置等。
在亲子互动环节,家庭们围绕“观察既有设施”到“共创理想蓝图”的理念展开实践。孩子们与家长一同探查公园内的儿童友好元素,针对照明设施、无障碍通道、儿童活动区地形高差等提出观察建议;随后共同发挥创造力,将儿童友好社区标准改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并书写、涂色制成留言板。这些充满童趣的创作将整合为《儿童友好建设标准》,成为小红门地区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重要指引。
此外,安全路径跳房子、无障碍通道挑战赛、“梦想共创?家园搭建”等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深化对安全、便捷、宜居环境的理解。以鸿博郊野公园为实践场,亲子家庭将自然探秘的感悟融入“梦想家园”设计,用纸箱、自然材料搭建立体模型,具象化对儿童友好社区的想象。
据小红门地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是地区探索精细化治理的创新举措。通过“沉浸式”体验,儿童从城市建设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在践行文明、宣传文明、参与社区规划中发挥主体作用。后续,孩子们将在家长陪伴下,持续围绕小红门地区的环境、公共设施、交通安全等开展观察,上传结果参与线上评选,让“童声”持续融入地区治理。
作为朝阳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小红门地区通过聚合“一米视角”,延伸服务触角,既让儿童友好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儿童需求实现“双向奔赴”,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从蓝图逐步变为生动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