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以“品四季乡韵绘百千丰景”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朝阳区庆祝活动暨第36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朝阳区专场展演正式启幕。活动中,朝阳区小红门地区通过视频展播、文艺演出、农民画作等多元形式精彩亮相,全方位呈现区域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显著成效,让“小红门风采”成为整场活动的亮眼焦点。
人物标杆:18年扎根见证城乡蝶变
活动表彰环节传递出鲜明的“小红门温度”。小红门地区城乡建设办公室副科长王栋凭借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突出贡献,获评朝阳区农村系统第十三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村振兴”优秀人物,小红门地区党委书记杜磊为其颁奖。
18年来,王栋始终扎根家乡建设一线,完整亲历小红门地区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三大城市化关键阶段。从推动“第三批一绿试点”成功申报,到保障安置房项目落地惠及民生,再到参与街乡控规编制勾勒发展蓝图,他的工作轨迹与小红门地区“从农田平房到现代化新城”的蜕变紧密相连,成为区域发展的“亲历者”与“推动者”。
少年风采:中国舞拉开春之序章
文艺展演环节,小红门地区以“青春力量”点亮舞台。整场汇演以“春?耕新”“夏?耘梦”“秋?丰歌”“冬?蕴藏”为四大篇章,小红门地区第八十中学牌坊分校中国舞社团作为“春?耕新”篇章的首个表演团队,率先登场引发关注。
孩子们身着雅致的中国风服饰,手持飘逸锦扇,以灵巧的舞姿、饱满的精神完成表演。灵动的跳跃、舒展的动作间,不仅展现出少年儿童的活力,更传递出小红门地区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乡村风貌,为丰收节注入了鲜活的青春气息。
画笔传情:地标入画定格幸福图景
活动现场设置的“农墨重彩”主题农民画展,成为小红门地区讲述“家乡故事”的重要窗口。由小红门地区多位居民共同创作的画作《我的家乡》,以辖区标志性建筑“燕京八绝博物馆”为背景,巧妙融入丰收时节的热闹场景——田间硕果、邻里欢笑交织其中,生动再现了小红门地区高质量发展下的民生幸福图景。
这幅作品不仅是朝阳农民画艺术特色的体现,更成为小红门地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具象表达”,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区域发展带来的生活变迁。
此次丰收节亮相,是小红门地区乡村振兴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接下来,小红门地区将继续围绕“七个小红门”建设目标,凝聚区域力量、深耕发展实践,为朝阳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小红门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