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新就业群体更有归属感?在北京朝阳,一系列暖“新”举措再上新,让城市摆渡人真正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
双井:CBD中心区里建骑手公寓
最近,位于北京CBD西大望路旁,有了一栋名为“怡舍”的公租房。这个专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项目,208间公寓已经陆续迎来快递外卖小哥入住。
外卖骑手张伟结束配送工作后,径直回到了自己六人间的宿舍。空调送来习习凉风,独立卫浴24小时供应热水,这样的居住条件让他倍感舒心。“月租划算,离双井的配送点就两公里。”而在过去,他每天要花1个多小时往返郊区的出租屋。
快递外卖小哥的工作地点多集中在中心城区,但居住的地方往往分散、偏远,通勤压力很大。双井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快递外卖员通勤压力大的痛点,街道整合多方资源,这里每间公寓都配备空调、阅读灯、USB接口等设施,干湿分离的卫浴设计和隐私帘更显人性化。人脸识别门禁、24小时安保和全覆盖监控系统,则为住户筑起安全屏障。早晚高峰时段,免费接驳班车往返国贸商圈,有效缓解通勤压力。
不仅如此,街道为每位入住骑手建立专属服务档案,目前已累计建档900余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50余场,服务超2200人次。
常营:安全与健康双护航
9月12日,开展了一场集安全知识普及、健康关怀、法律援助指引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活动,将温暖与关怀送到新就业群体身边。
“佩戴头盔究竟有多重要?”“什么样的头盔是安全的?”在常营地区新就业群体道路安全知识讲座现场,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交通大队罗警官结合外卖配送行业特点,围绕《道路交通安全法》《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细致讲解头盔佩戴规范。罗警官深入剖析了外卖骑手在驾驶非机动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安全隐患,“这些案例让我深受触动,以后送餐再急也不能忽视安全。”外卖骑手高佳琛感慨道。
司法所工作人员还为外卖骑手们分发了法律援助手册等资料,一份份包含实用物品的“健康礼包”也送到骑手手中,北京云杉开元中医医院的医生们则为骑手们提供免费诊疗,针对常见的颈椎、腰椎问题给出专业建议,让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潘家园:21个“邻+驿站”温暖升级
在潘家园街道,21个“邻+驿站”近日完成物资补充。这些依托社区和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的便民站点,已成为骑手们休憩补给的"“加油站”。
街道通过前期调研,精准匹配骑手需求配备物资,并统一更新驿站标识。动态管理机制确保雨具、充电宝等物资及时补充,让温暖服务始终“在线”。
从“怡舍”公租房到“邻+驿站”,朝阳区正通过系列暖心举措,让新就业群体在这座城市找到归属。让骑手感受到,这座城市也在用心呵护着每一位辛苦奔波的人。(北京朝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