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围墙变身“文明画廊”,杂物空地蜕为“绿意花园”。近日,朝阳区将台地区将府锦苑西社区751平房院完成环境微更新改造,这场从“面子”到“里子”的升级,不仅让有着四十余年历史的老旧平房院焕发生机,更搭建起居民、社区、物业联动的共建共治平台,为区域基层治理注入温暖活力。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751平房院,曾是国营工厂集体宿舍,一排排砖瓦房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却也因年代久远面临诸多“老难题”:外墙破损斑驳、绿化区域杂草丛生、垃圾乱堆与车辆乱停现象突出,既影响居民出行,也拉低了居住体验。“出门得绕着杂物走,墙上满是裂缝,看着就堵心。”提及改造前的场景,居民们仍有印象。

群众诉求就是治理方向。2024年将府锦苑西社区接手该区域管理后,便将平房院环境改善提上日程:先从清理小院入口垃圾、设置围挡隔离空地入手,再安装监控杜绝乱倒垃圾行为,同步制定《小院公约》引导居民自律。今年8月,依托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社区正式启动751平房院南侧围墙及墙外斑秃地绿化美化改造项目,一场“精准焕新”就此展开。

改造过程中,“众人拾柴”的共治场景成为常态。社区通过现场议事协商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居民对方案设计、植物选择的意见;社工、物业人员与居民志愿者全程参与——有人为围墙彩绘出谋划策,“珍惜粮食”“文明养犬”“志愿服务”等主题图案跃然墙上,让文明理念可视化;有人跟着施工人员翻耕土壤、挑选苗木,最终种下大叶黄杨、麦冬草等适应性强的植物;还有人主动监督施工质量,确保透水铺装技术精准修复破损路面。

如今走进751平房院,昔日“痛点”已变成“亮点”:南侧围墙色彩明快,一幅幅彩绘传递着文明新风;墙外斑秃地变身绿地景观,绿植郁郁葱葱;路面平整干净,居民散步、孩子玩耍有了舒适空间。“住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小院这么美!现在每天出门都心情好,幸福感是实实在在的。”居民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环境“蝶变”的背后,是治理机制的升级。将府锦苑西社区通过此次改造,逐步构建起“人人愿参与、事事有人管”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后续社区、物业与居民志愿者将定期开展绿化养护,共同守护改造成果;针对居民关注的小院入口垃圾存放点、电动车充电棚问题,社区也已纳入下一步改造计划,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从老旧平房院到“文明样板院”,朝阳区将台地区以“微更新”撬动“大幸福”,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让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宜居,更让社区凝聚力、居民归属感在共建共治中不断增强。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