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朝阳为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的老旧院落镀上暖意,曾经墙皮斑驳、管道老化的楼栋前,施工人员正细致调试新更换的下水管道,围挡上的改造进度表清晰标注着每一项民生承诺的推进节点。这场覆盖安苑里小区、丝竹园社区等多个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让辖区老居民的回家路,变成与美好生活的一次次重逢。

领导一线督办锚定居民核心诉求

改造工作启动以来,亚运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历广权多次深入安苑里小区、丝竹园社区一线,逐户走访倾听居民心声。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管堵塞、排水困难等问题,他现场要求施工方将"排水难"列为优先解决事项,同时紧盯管道铺设质量、接口密封效果等关键环节,明确要求施工方严把材料关口、规范施工流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改造工作既解民忧又有温度。

街道办事处主任冯少静则通过专题座谈会、现场办公会等方式推进工作落实。在华严北里社区组织的老旧改工作座谈会上,她邀请产权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会,明确三方在居民沟通、租户协调、施工安全、环境管控及诉求响应等方面的责任;针对安翔路甲一号家属院停车难题,她带队联合物业实地勘察,科学规划新增停车位,切实缓解居民停车压力。

软硬件双提升重塑宜居生活场景

亚运村街道坚持"硬件升级"与"软件优化"同步推进,让改造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华严北里社区创新开设老旧改"开放日",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施工方、产权单位现场"接访",居民提出的问题当场得到回应和解决,实现改造需求精准对接。丝竹园社区则在硬件改造基础上,提前规划便民设施补充方案,同步提升楼内外文化氛围,让老院落不仅"住得舒服",更"过得有滋味"。

如今,走进亚运村街道的改造小区,崭新的管道、平整的路面取代了昔日的破损景象。老人们在楼下惬意唠着家常,孩子们有了安全的玩耍空间,居民们再也不用为"水管漏水"犯愁。这些细微的改变,串联起居民生活的幸福片段,也彰显着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改造初心。

随着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的老旧院落正通过一次次"微更新"焕发新生,这份浸润在细节里的民生温度,正书写出社区治理的幸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