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强化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优秀社区工作经验共享互鉴,朝阳区左家庄街道社建办创新推出“书记帮帮团”系列教学活动。街道精选4名优秀社区书记组成教学团队,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品牌提炼、现场游学等多元形式,构建起共学、共研、共促、共享的基层治理人才培育新格局,为街道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理论+实操,筑牢治理“基本功”

基层治理的精准施策,离不开坚实的理论支撑与科学的实践方法。曙光里西社区书记张绪以“治理方法论”为核心,系统拆解社区治理的四大路径、服务“三有原则”及长效机制构建逻辑,为参训社工搭建起清晰的理论框架。摒弃空洞说教,张绪结合“污水井堵塞协调”“群体诉求处置”“志愿者梯队培育”等真实工作场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复制的实操方案,提出“先倾听诉求、再分类施策、后跟踪反馈”的闭环工作法,让社工们快速掌握化解居民矛盾、提升服务效能的“金钥匙”,有效破解了“纸上谈兵”的培训困境。

案例+方法,解锁服务“新技能”

民生服务是社区工作的核心,实战能力是社工的必备素养。顺源里社区书记王婧以“顺心顺源里,宜居宜生活”为主题,分享了组建“小院园丁”协商议事队伍、打造“小院议事厅”的创新实践。通过这一院落治理“微单元”,社区实现了政策宣传、议事协商、便民服务的有机融合,在环境提升、平安建设、公益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民生服务样板。

新源西里社区书记王楠则聚焦沟通技巧提升,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详细拆解了“居民沟通话术”“矛盾第一时间响应机制”“沟通留白技巧”“急难险重问题化解策略”等实战内容,通过鲜活案例让参训社工深刻领悟语言艺术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处置复杂问题的实战能力。

品牌+游学,激活共建“新动能”

从实践探索到品牌塑造,是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关键一步。三源里社区书记徐劼围绕“品牌提升助力社区治理”展开分享,深入解读“5+”工作法品牌的构建逻辑——“党建+同频”筑牢引领根基、“资源+同助”汇聚共建合力、“治理+同议”破解基层难题、“宣传+童声”涵养文明新风、“服务+同智”架起连心桥梁,让参训社工对社区品牌的内涵与实践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为促进经验落地,街道还组织参训社工走进三源里社区、顺源里社区开展现场游学,实地观摩议事协商机制运行、停车管理优化、党建引领品牌建设、社会动员等工作亮点,直观感受不同社区的地域特色与工作智慧,实现了“实地取经”与经验互鉴的良性互动。

据悉,“书记帮帮团”已成为左家庄街道社工队伍培育的特色品牌,至今已连续开展两年。该品牌既充分发挥了优秀社区书记的“头雁引领”作用,打造了一支“能引领、能实干、能授课”的骨干队伍,又通过内部交流学习形成了“群雁齐飞”的良好氛围。未来,朝阳区左家庄街道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书记帮帮团”载体创新,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为民服务的实践在街道辖区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