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推动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东城区开展2024年度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评选工作。按照《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本着“成熟一批、命名一批”的原则,经过自主申报、自查自评、实地考评、批准命名等程序,南新仓文化博览馆、伍连德故居2家单位被命名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入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朋友圈”。

南新仓文化博览馆

南新仓文化博览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2号,为明、清两代京师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目前仍保留9座古仓,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南新仓不仅见证了古代中国仓储制度的辉煌历史,更是北京建都史、漕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为深入挖掘与传承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21年,南新仓公司着手筹建文化博览馆。博览馆充分利用原皇家仓廒的建筑空间,加强内容建设,合理布局参观区域,丰富展览展示方式,打造精品陈列,将375平米的占地面积分为序厅、历史中的南新仓、南新仓与文化、魅力南新仓四大板块,通过图文并茂、实物展示及多媒体互动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南新仓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内涵,生动展现北京地区运河史、漕运史、仓储史的文化精髓。

此外,南新仓文化博览馆组建了一支具备高素养的讲解员团队,并全面完善展馆的安全设施体系,保障观众安全有序参观。南新仓文化博览馆免费对外开放,并对青少年学生、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服务。截至2024年10月,累计接待观众15000人次,其中在校学生4000余人次。

“福到东四南新仓”闹元宵、猜灯谜文化活动。深度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做的小报。对外开放期间,南新仓文化博览馆利用馆内独特且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让广大市民及游客在参观学习中,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之情。

伍连德故居

伍连德故居曾为近代公共卫生防疫学家伍连德先生所有并居住,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堂子胡同4、6号,是东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主体部分建于1916年前后,2023年,伍连德故居布展完成,对外开放。伍连德是我国公共卫生的奠基人和现代医学的先驱。1910年,东北爆发鼠疫,伍连德临危受命,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浩劫,避免了一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

伍连德是中华医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和第一、二任会长,主持创办包括协和医学院、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

伍连德故居内部展陈以修旧如旧+触景生情、常态展示+专题延伸为整体立意,在还原伍连德故居内景的基础上,结合沉浸式展厅、远程讲堂等现代化元素,展现伍连德故居的原始风貌和生活风趣的同时,以“健康文化+”赋能故居多元化改造利用,汇聚顶级资源,打造健康防疫+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场所,以空间创新开辟新价值,打造故居活化再利用示范样板。

截至2024年11月,伍连德故居累计接待观众8000余人次,其中在校学生1000余人次。伍连德故居利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公共卫生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联学联建·主题党日系列参观”“中国公共卫生的诞生和成长之路主题讲座”“百年协和·百年医学”等特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5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让广大市民、学生、医生等代表性群体在参观学习中,深入了解中国医学的历史进程,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医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同时,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建立志愿者团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共同为爱国主义教育贡献力量。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东城区现有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9家,其中,国家级14家、市级15家、区级30家。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充分发挥东城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富矿”优势,与区域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携手,生动讲好爱国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东城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