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北京市市级养老服务标准化首批试点项目——小棉袄爱老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项目在东城区启动。作为本市落地的首个市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将重点围绕助餐服务、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医养保障、健康管理5个方面,打造完整的服务标准体系,让更多老年人获得标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长期以来,养老服务领域存在“质量不均、体验不一”的痛点,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是破解这一难题、满足老年人高品质养老需求的必然选择。日前,本市发布第一批市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小棉袄爱老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项目成为其中唯一的居家养老项目。

据了解,该试点将首先在景山、建国门、崇文门外、龙潭四个街道开展,建设期为两年。小棉袄爱老负责人王玲力表示,试点工作将把标准化要求贯穿到居家养老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从上门服务操作规范到老人诉求响应时效,从服务人员技能考核到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均实现有标可依、有章可循。

王玲力介绍,为让服务标准化落地见效,企业将设立标准化工作机构,重点从助餐服务、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医养保障、健康管理5个业务方向,打造完整的服务标准体系。以助餐为例,标准化服务将覆盖全流程,包括餐谱制定、采购、烹饪加工、配送与入户等,同时还将规范送餐人员仪容、礼貌用语,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此外,项目还将建立统一的老人膳食健康档案,并配套服务监督与反馈机制。

根据试点工作方案,项目将从“服务流程规范、人员技能认证、安全保障机制、老人需求响应”四个维度构建标准化体系,通过“制度+培训+监督”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标准化要求融入服务全流程。到试点期满,将实现全业务流程标准覆盖率80%以上,标准实施率90%以上,客户满意度90%以上。

“我们将以此次试点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管理与支持体系,加强对试点项目的指导与保障,未来将推动标准化成果在全区范围内复制推广。”东城区民政局副局长刘静表示,后续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与街道、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的协同联动,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从“试点突破”走向“全面覆盖”,让标准化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